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6章出来奏乐侑酒 (第2/2页)
梦也不曾做过一个。 这样的宰相,怎么不要启文弱之风,失人民之望呢?那韩熙载更是放诞风流,不修帷薄,以其颇擅文章,名闻京洛。 李昪僭号,任为秘书郎,令事李璟。璟既嗣位,益力口恩体,授为兵部尚书。江东人士,重其文章,载金帛以求其铭志碑记的,不绝于道。 又因为李璟代撰文章,所获赏赐,不计其数,熙载遂大治府第,蓄养宾客。后堂姬妾,多至四十余人。婢女侍儿,披罗曳缔。 歌童舞伎,分立成行。熙载退朝之后,声乐满前,左拥右抱,饮酒取乐,酒醉饭饱,便挟着心爱的姬妾,当庭宣yin,也不避人。平常时节,对于姬妾媵侍,不加防闲,听其任意出入外斋,与宾客生徒,杂处其间,谑狼调笑,无所不至。 姬妾们尝在大庭广众,以手探宾客的私处,议论阳具之大小,以为笑乐。熙载当面看了,恬不为怪。熙载又有一种古怪脾气,所有替人做铭志碑记的谢仪,及李璟赏赍的金银财帛,到了他的手内,便完全分散于歌姬妾侍。 自己不名一钱,甚至三餐不继,饮食断绝,便穿了破烂不堪的衣服,装成鸠形鹄面,乞丐的样子,手托瓦钵,向歌姬院内,沿门乞食。 这些侍妾歌姬,看熙载前来乞食,故意把些残羹冷炙,吃剩的食物打发于他。熙载并不嫌其为残余之物,居然大嚼起来,吃罢了时,便拍手大笑,十分快乐!侍女们待他笑罢,方才取过汤来,代为梳洗,献上衣襟,替他穿戴。 熙载待她们服侍着穿戴已毕,便又大排筵宴,自己居中高坐,姬妾旁坐陪侍,歌童舞伎,分列左右,左舞右歌,管弦丝竹之声,洋洋盈耳。歌舞既毕,遂令歌童舞伎,各各脱去衣服,一丝不挂,男女追逐为戏。 熙载看得高兴起来,连举数觥,颓然醉倒,方由姬妾们左右扶持,回归寝室,安然睡觉。每日总是如此,若有一日不向歌姬们乞食,心内便觉不快,晚间睡觉,也不能安枕了。韩熙载身为南唐大员,放诞不羁到这个样子,哪里还能整理国事,安辑人民呢? 所以周世宗时节,举兵南下,势如破竹,竟把全淮之地,尽行取去,李璟出于无奈,只得削号称臣,遵奉周之正朔了。至宋太祖受禅,诏书来至江南,李璟自知地蹙兵弱,万难以一隅之地,抗拒中原。 遂即臣事宋廷,十分恭顺,但太祖是个雄才大略之主,登基以后,志在削平诸国,统一天下! 李璟虽然称臣降服,江南地方,未入版图,时刻不忘,意欲起兵征讨。又因李璟很是恭顺,毫无间隙,未便兴这无名之师。 遂想出一个计较,托言中原扰乱多年,书籍均已散佚,诏谕李璟,欲遣翰林学士承旨陶榖,至江南抄录各种书籍,以备修书之用。实则使陶榖借抄录书籍为名,暗中窥探江南虚实,为将来兴兵攻取江南的地方。李璟奉了太祖的旨意,哪敢不遵。 即上表奏称国中所有之书,均已预备齐集,恭候天使驾临敝国,听凭抄录。太祖接了李璟的表文,即令陶毂奉使而去。并暗中嘱咐他窥探江南的动静。陶榖奉了旨意,择日登程。 有宋臣李献,与南唐韩熙载,乃是文字之交,两下时有书信往来,相得甚欢。李献见陶榖已遵旨前赴江南,遂暗中寄书于韩熙载道:“五柳公骄甚,若抵江南,宜善待之。” 陶榖到了江南,见过李璟及文武臣僚,果然以大国使人自处,趾高气扬,不可一世。且自夸廉隅整饬,cao守清廉。李璟与诸大臣,见这样旁若无人之概,心内甚是讨厌,却因他是天朝使臣,不得不以礼相待。 当时摆了盛筵,与陶榖洗尘接风,席间都是南唐大臣,如宋齐邱、冯延巳、徐铉、韩熙载等,列坐相陪。李璟因敬重陶榖,命宫中承值的歌姬,出来奏乐侑酒,那陶榖偏有做出岸然道貌,十分清高的样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