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3章盈廷臣工 (第2/2页)
对她,也比其余三个,来得怜爱。 小昭君忽然想起其姐,逼着元帝谕知匈奴,恭送王嫱入朝省亲。元帝也想再见王嫱一面,或有一箭双雕之事,也未可知,即派上大夫吕干亲迎王嫱。 那时王嫱已嫁复株累若鞮单于,长女甫经出世。复株累若鞮好色过于呼韩邪,不准王嫱离开身边。王嫱闻得其妹小昭君业已事帝。 虽然不能回国,倒也高兴,乃作一书,以报元帝,其辞是:臣妾幸得备禁脔,设身依日月,死有余芳,而失意丹青,远窜异域,诚得捐躯报主,何敢自怜?独惜国家黜陟,移于贱工。南望汉关,徒增怆绝耳!有父有妹,惟陛下幸少怜之! 王嫱书后,又附一诗云:秋木萋姜,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升云,上游曲房。高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虽得委食,心有徊徨。我独伊何,来往变常!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高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道悠且长!呜呼哀哉! 忧心恻伤!吕干携书回报元帝。元帝展诵未毕,泪已盈眶。小昭君在旁见了,也是欷歔不已,元帝从此复又忧闷。傅、冯二人,暗怪小昭君多事。 小昭君也惧因此失宠,更是以色取媚元帝。没有数年,小昭君先患瘵病而殁。元帝悲伤过度,也得重疾,日加厉害。每见尚书入省,问及景帝立胶东王故事。 尚书等虽知帝意所在,应对却多吞吐,原来元帝有三男,最钟爱的是傅昭仪所出之定陶王康,初封济阳,徙封山阳,最后即是定陶。 康有技能,尤娴音律,与元帝才艺相若。元帝能自制乐谱,创成新声。常在殿下摆着鼙鼓,亲用铜丸连掷鼓上,声皆中节,甚至比较坐在鼓旁,以槌击鼓,还要好听。 臣下希冀得宠,每学不能。惟有定陶王康,技与乃父不相上下。元帝赞不绝口,且与左右时常谈及。 驸马都尉史丹,系有大司马史高之子,随驾出入,日侍左右,他见元帝屡屡称赞定陶王康,便有些不服气起来,对元帝说道:“臣意音律小事,纵有技能,无非一位乐官而已,哪里及得上聪明好学的皇太子骜呢?” 元帝听了,不禁失笑。未几,元帝少子中山王竟,得病遽殇。元帝挈着皇太子骛,前往视殓,元帝犹且挥泪不止,独太子面无戚容。元帝见了发怒道:“临丧不哀,是无人心! 天下岂有无心肝的人,可以仰承社稷宗庙的么?”又见史丹在旁,特责问道:“汝言太子多材,今果如何?”史丹免冠谢罪道:“此事怪臣不好,臣见陛下哀悲过甚,务请太子勿再哭泣,免增陛下伤感。” 元帝听说,不知是谎,方才不怪太子,后来元帝寝疾的时候,定陶王康与傅昭仪母子二人,衣不解带地日夕侧侍。 元帝被他们母子所感,因欲援胶东王故例,讽示尚书。史丹一听这个消息,等得傅昭仪母子偶离元帝左右的当口,大胆趋入元帝寝宫,跪伏青蒲上面,尽管磕头。青蒲是青色画地,接近御榻,向例只有皇后方可登上青蒲。 那时史丹急不暇择,若一耽搁,傅昭仪母子就要走来,便没有时间可与元帝说话了,当下元帝一闻榻前有磕头的声音,睁眼一看,不禁大怒。 正是:废嫡视为儿戏事,规君幸有正经人。***却说元帝一见史丹跪在青蒲之上,不禁大怒,方欲责备史丹越礼。 史丹早已涕泪陈辞道:“太子位居嫡长,册立有年,天下业已归心。今闻道路传言,宫中似有易储之举。陛下若无此事,天下幸甚,汉室幸甚! 陛下若有此意,盈廷臣工,心定死争。臣今日斗胆跪此青蒲奏事,已存死节之心。独有废储大事,幸陛下三思!臣到九泉,方才瞑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