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0章用于何事若干 (第2/2页)
果是少君写与其姐的,函中大意谓,幼时与姐苦度光阴,冻馁交迫,后来姐氏入宫,便绝消息。及与长兄分离,天涯狼迹,万般困苦。函尾尚恐窦后防他假冒,又附述幼时采桑坠地,几乎死去。 幸由窦后抱赴邻家,置他于火坑之旁,安眠半日,方始苏醒等语,以为佐证。文帝看毕,笑问窦后道:“采桑坠地之事,果有的么?” 窦后此时,早知是她的亲弟到了,自然喜逐颜开地答明文帝。文帝即将少君召入。窦后见了少君,因为相隔已有十年,面貌无从记忆,瞻前顾后,反而不敢相认。还是文帝问她道:“令弟身上,有无特别记号?” 窦后忙答道:“我弟臂上,有红痣七粒,宛似北斗形状。”文帝即命少君露臂相示,果有七粒鲜明红痣。 窦后至是,方才与少君抱头大哭。哭了一会,始令少君叩见文帝。文帝命与长君同居,一面自去报知母后。薄太后听了,也代窦后欢喜,又赐少君许多田宅。长君、少君,兄弟相见。 正在各诉契阔的时候,事为周勃、灌婴闻知,二人便互相商议。灌婴道:“多前吕氏擅权,无非杖着太后之势。 今二窦同居,难免不蹈覆辙,果有不幸之事,我等岂非是前门送狼,后门进虎么?”周勃听了道:“这么只有预为防范,慎选师友。 曲为陶镕,方才免去后患。二人议定,次日,周勃面奏文帝道:“国舅窦氏兄弟,现在安居都中,请即选择正土,与二窦交游,俾进学业。”文帝甚以为然,择贤与处。二窦果然退让有礼,不敢倚势凌人。文帝也能惩前毖后。 但使二人丰衣足食,不加封爵。文帝既是励精图治,发政施仁,于是赈穷民,善耆老,遣都吏巡行天下,甄别郡县优劣。又令各国不得进献珍宝,以杜荒嬉。不久海内大定,远近翕然。 复又加赏前时随驾诸臣,封宋昌为壮武侯,张武等六人为九卿。另封淮南王舅赵兼为周阳侯,齐王舅驷钧为靖郭侯,故常山丞相蔡兼为樊侯。又查得高帝时佐命功臣,如列位郡守,共得百数十人,各增封邑。过了几时,文帝欲明国事。 一日视朝,时陈平已将右丞相之位,让与周勃,自己退居左丞相,文帝即顾右丞相周勃道:“天下凡一年内,决狱几何?”周勃答称未知。文帝又问:“每岁钱粮几何?” 周勃仍答未知。周勃嘴上虽是连答未知未知,心内早已自知惭愧,弄得汗流浃背,湿透重衣。文帝见周勃一时不能对答,原谅他是位武将,便不再问。复顾陈平道:“君是文臣,应该知道。” 陈平也未留心,乃用其急智答道:“这两件事情,各有专责,陛下不必问臣。”文帝又问:“何人专责?”陈平道:“决囚几许,可问廷尉。钱粮若干,可问治粟内史。” 文帝作色道:“如此说来,君究竟所管甚事?”陈平慌忙免冠伏地请罪道:“陛下不知臣驽纯,使臣待罪宰相,臣实有负陛下。 但宰相一职,乃是总理其事,上佐天子,燮理阴阳,调和鼎鼐。下抚万民,明庶物,外镇四夷,内督卿大夫各尽其职,关系均极重大。譬如建造房屋,宰相无非绘图监督工匠。至于每日用泥瓦若干,用木料几许,另有司帐负责。 若须事必躬亲,一人的精力有限,日行的例事极多,至挂一漏万,因小失大,遗误实匪浅鲜呢!”文帝本是仁厚,听完陈平之言,反而点首称是,其实陈平不过一张利嘴,能辩而已,即照他所说。 难道监工人员,连一个总数都不知道么?譬如问他,每年所办之案,盗贼若干,人命若干,婚姻若干,钱债若干,或是收人钱粮若干,用于何地若干,用于何事若干,自然一一不能细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