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4章与其为所害 (第2/2页)
“确是东平后作怪,只有祈祷方有希望。” 哀帝此时只要董贤能够活命,不论何事,都可准奏。卜者代向祈祷之后,董贤居然回过气来。一见哀帝在侧,一面拉着哀帝之手,一面呜咽道:“微臣犯了东平王后,我主快快替我哀求!”哀帝真的替他求着伍谒道:“王后若赦董贤,朕准封尔!”说着。 即命速以王后礼节安葬伍谒。谁知左右去替伍谒尸体穿着衣裳,说也稀奇,衣服一近她的尸身,一件件的竟会飞得老远,任你如何设法,休想近着她的尸体。哀帝看了,自然着急,又命卜者再占。 卜者又占一卦道:“东平王后,洁身而死,不愿再着汉室衣履,还是请万岁索性成全她的志愿,将她裸葬便了!” 哀帝无法,只得依奏,便命谒者等官,把伍谒的棺木葬于东平凉帽山下,后来人民因她十分灵验,代建庙宇,称为流芳庙。哀帝又封她为清净仙姑。这是后话,不必再提。 单说董贤就在伍谒的棺木抬出长安的一天,便有起色。因怕伍谒再来作祟,方请哀帝赦了东平王,追谥王爵,嗣子继位。哀帝一一准奏,董贤之病,果得痊愈。息夫躬与孙宠二人。 他们初见董贤害了鬼病,却也怕惧,不敢再事害人。过了年余,便又肆无忌惮起来,历诋公卿大臣。廷臣侵他们的势焰,反去附和。 大司马丁明,忽患病病,奏请派人接替。哀帝准可,即拜董贤为大司马,那时董贤年才二十有二,竟得位列二公,掌握兵权,汉朝开国以来,得未曾有。又过年余,哀帝因为色欲过度,得了痨症,日见加重。 别人到还罢了,只是那位大司马董贤,急得神色慌张,口口声声愿以身代。哀帝此时病已垂危,对他这位幸臣,也无半句言语。 董贤心里虽是万分惶急,仿佛妇女,夫死便成孤孀的样子。然又满望哀帝年未及壮,不致一病即崩,那知哀帝和他的孽缘已满,即于元寿二年六月,奄然归天。年止二十有六。 在位只有六年。当时傅皇后、董昭仪等人,一闻哀帝凶耗,一同哭入寝宫。董贤不忘哀帝恩情,也在寝门外面,号恸如丧考妣,正在闹得乌烟瘴气的当口,陡见太皇太后王氏,亲自到来,抚尸举哀。 哀止即将玉玺纳入袖中,一面召问大司马董贤,大丧如何办理?可怜董贤只有后庭功夫,至于大丧礼节,做梦也未见过。 现因哀帝告崩,如同寡妇死去情夫,三魂失掉了两魂,自然不能对答,只有瞠目直视太皇太后之面而已。太皇太后见他这种情形,尚不见罪,仅对他说道:“新都侯王莽,老成干练,适在京师。 他曾承办先帝大丧,熟习故事,我当命他进来助汝。”董贤此时,那知引虎入门,反遭其噬。听了太皇太后之言,赶忙免冠叩道:“如此是幸甚了!”太皇太后立传懿旨,召王莽入宫。王莽进来谒过太皇太后,首言董贤臭名满天下,不可令其守护尸位。太皇太后点头称可。 王莽即托太皇太后意旨,命尚书弹劾董贤不亲汤乐,罪列不敬,当即禁止董贤出入宫殿。董贤得信,慌忙徒洗诣阙,免冠谢罪。王莽说声:“来得正好!”竟传太皇及后命令,将董贤的印绶一齐取下,传旨罢职,就第待罪。董贤回到府第,逢思王莽如此辣手,我必为他所害。想了一会,流泪一会,又哀哀地叫着哀帝名字,痛哭一会,静心想出一个主意,急去告知他的妻子。 正是:当时只觉春如海,此日方忧玉有瑕。***却说董贤自知不免,忍心想出一个主意,急与他的妻子说道:“我失身于帝。 甚至不惜尔躯,原望长事主上,得享殊荣,岂知帝不永年,王莽又是我们对头,与其为他所害,不如自荆”其妻听了,便呜咽答道:“妾在宫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