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3章合群聚众 (第2/2页)
罢,我们两免就是了。” 那大汉无奈,只得将银子重行收下,忙命人预备坐马。三人告辞上马,向西而行,这时一传十,十传百的沸沸扬扬传说,近来客店里捉住一个妖怪。这个消息,传了出去,大家都作为一种谈料。有多少好事之徒,亲自跑来观看的,乌乱得满城风雨,尽人皆知。究竟是否有无,小子也未曾亲眼看见,只好人云亦云罢了。 闲话丢开,再说蔡谙等策马西行,在路又非一日,餐风沐雨,向前赶路。一转眼,残秋已尽,北风凛凛,大雪纷飞。 蔡谙在马上禁不住浑身寒战,对林胡二将说道:“天气非常之冷,如何是好?”林英道:“我们且再走一程,到了有人家的去处,再为设法罢!”蔡谙点头道好。三人又攒了一程。 只见前面一座高山,直耸入云,那山脚下面有不少村落,他们便向这村落而来,不多时,已经到一个村落。这个村落十分齐整,四面濠河。 三人下了马,挽着缰绳,走进村口,寻了一家酒店。三人进了店,将马拴入后槽。胡明便择了一个位置,招呼他们二人坐下。 林英便四下一打量,见这店里的生意十分热闹,一班吃客挤挤拥拥的坐无隙地,那些堂倌送茶添水的,忙个不了,他们空坐了半天,不见有一杯一箸送来。胡明等得不耐,厉声喝道:“酒保,快点拿酒来!” 那些堂倌只是答应着,他们又等了半天,仍然没有一个人前来招待他们。胡明按不住心头火起,将桌子一拍,厉声骂道:“好狗头,难道我们不是客么?等到这会,还未见一杯水来。” 他正在发作,走近来一个堂倌,向他躬身笑道:“请问爷子们要些什么?小的就去办。”林英忙道:“你去将竹叶青带上十斤,烤牛脯切三斤,先送来。” 那个堂倌满口答应,脚不点地地走去,将酒和牛脯捧来,满脸陪笑道:“今天是庄主请客,捉山猫的,所以我们这里忙得厉害。累得爷子们久等,实在对不起!”他说着,放下酒和牛rou。 林英忙问道:“你们庄主是谁,请这些人捉什么猫呢”那堂倌答道:“客官们有所不知,我们这里,叫做宁白村。庄主姓富名平。 他有个儿子,常常到村前的崆峒山上去打猎。不想这山上忽然来了两样歹虫,一只山猫,一条毒蛇,将庄主的儿子和一干打猎的人,吃得一个不剩。 我们庄主又悲又愤,便出去请了许多打猎的老手来,捉这两个畜生。前天造好一只大铁笼子,每根柱子,都有碗来粗细,内面放着鸡鸭之类,用牛拉到那畜生出没之所。 到了第二天,再去望望,可是笼子四分一裂,鸡鸭都不见了,估量着那畜生一定是进了笼子,被它崩坏了的。 一连去了好几次,不独没有捉着,倒被它吃了二个,你想厉害不厉害?”林英点头又问道:“那蛇是什么样子?”堂倌咋舌说道:“啊呀!不要提起。 那畜生的身段,有二十围粗,十五丈长,眼如灯笼,口似血池,有两个采樵的看见,几乎吓死,可是那畜生日间不大出来,完全藏身在嶙刚洞里。到了夜里,就出来寻食了。 那畜生与山猫分开地段,各不相扰。一个在山的东边,一个在山的西面。所以我们这里,还没有受它什么害。”蔡谙忙问道:“我到天竺国。可是从这山上走过?” 那堂倌惊讶地问道:“爷子们是到天竺国吗?”林英道:“正是。”那堂倌将头摇得拨狼鼓似地说道:“赶紧回去罢,去不得,去不得!不要枉丢了性命中。”蔡谙听了这话,双眉紧锁,放下酒杯,将一块石头放在心上,半晌无语。 胡明狂笑一声道:“你们这里的人,忒也无用。料想这畜生,有多大伎俩,合群聚众,还不能将它捉祝要是碰到咱老子的手里,马上请他到阎王老爷那里去交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