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3章往谒食其 (第2/2页)
挥,不准慎夫人去坐。 并且想要引慎夫人退至席下,侍坐一旁。慎夫人平日在宫,仗着万岁爷宠爱,又因窦皇后待人宽厚,慎夫人与窦皇后并坐并行惯了的,那位袁盎,竟要当场分出嫡庶起来,慎夫人如何肯受此辱?自然站着不动,且把两道柳眉竖了起来。 要和袁盎争论。万岁爷见了,恐怕慎夫人万一被袁盎引经据典,驳斥几句,当场出彩,如何是好。心中虽是怪着袁盎多管闲事,但又无理可折,不禁勃然出座,就此回宫。 窦皇后自然随着万岁爷上车,慎夫人也没有工夫去与袁盎争执了。袁盎等得万岁爷入宫之后,还要进谏道:“臣闻尊卑有序,上下方能和睦。 今陛下既已立后,后为六宫之主,不论妃姬嫔培,哪能与后并尊!慎夫人虽甚贤淑,得蒙陛下宠爱,宠爱私也,尊卑公也。慎夫人总是妾御,怎能与后同坐? 就是陛下想要加恩慎夫人,也只能优赐珍宝,至于秩序,断难紊乱。因此酿成骄恣,名是爱她,实是害她。 前鉴非遥,宁不闻当时人彘么!’万岁爷听了人彘二字,也为悚然,始将胸中之怒,消得干干净净。万岁爷入宫,寻来寻去,不见慎夫人的影踪,后来方知慎夫人一个人躲在自己床上哭泣。万岁爷乃将袁盎之言,细细地告知慎夫人,慎夫人居然明白转来。 即赐袁盎黄金百斤。从此以后,私室之中,仍无忌讳,可是一遇公宴,慎夫人却守礼节,不敢与皇后敌体了。” 代地口音的官人说至此地,又对本京口音的官人说道:“有明主,便有直臣。有贤君,方有淑妃。你说袁盎的胆子,也可算为大得包天了。” 释之听至此地,便也回去。次日,细细一查年轻宫人的案子,果是有些冤枉,非但将她赦出,并且自己上了一道本章,申请疏忽之罪。文帝批了“免议”二字。 释之谓家人道:“我的忠直,不及袁公多多矣!”当时的君臣,很有朝气,似与高帝、吕后的时代,大不相同,正是:过能即改原非易,恶到临终不可逃。*** 却说那慎夫人自从重赏了袁盎之后,虽蒙文帝依旧宠眷,窦皇后仍是爱怜,但她自知谨慎,对于宫帏礼节,已不肯随便乱来,文帝自然益加欢喜。一日,淮南王刘长,入朝谒见。 文帝仅有此弟,友爱之情,不下惠帝的相待赵王如意。当时惠帝不能保全如意,致今惨亡,其罪不在惠帝,因为宫中有一位活阎王吕太后在那儿。 现在呢,薄太后何等宽洪大度,看待别姬所出之子,真与自己所养的一样,因此之故,刘长反而骄傲起来,弄得结果不良,死于非命。“养而不教”古人已有戒言,薄太后与文帝二人,恐也有点非是呢。 刘长是汉高帝的第五个儿子,其母便是赵姬。赵姬本是赵王张敖的宫人,那年高帝讨伐韩王信,路过赵国,张敖出迎,虽然受了一顿谩骂,仍派宫人前往伺候高帝。高帝生性渔色,一夜不可离开妇人的。见了赵姬长得标致。 当然命她侍寝。一夕欢娱,赵姬即有身孕。次日,高帝离赵,早把她忘记得干干净净。还是张敖,因见赵姬曾经做过他的一宵小丈母,便将她安置别宫,拨人伺候,后来赵相贯高等谋反,事连张敖,张氏宫中,不问上下,全行拘入狱中,赵姬也在其内。 不料赵姬就在狱内,生下一孩。狱官探知此子是高帝的龙种,赶忙申报郡守。郡守据情奏闻,久不得旨。赵姬有弟名赵兼,因与审食其为友,于是备了厚资,往谒食其,托他设法。 食其知道吕后醋性最大,不敢多嘴。一拒而不纳。赵兼无法,只得老实回复赵姬。赵姬怨恨交集,自缢而亡。及至高帝知道,已经很久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