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久旱禾苗盼甘霖 (第2/2页)
方才重整云鬓,再展罗衫,神神秘秘地递给于小辉一盏小小红灯过来。 然后噙一口烧酒喷过去,撮了一个莲花指儿,轻轻地在于小辉额头一点笑道:“是法不是法,就看老娘这一卦了!” 于小辉这才恍恍惚惚地从田二寡妇家里退出来。一边走一边想,越走越想越糊涂。就在于小辉将那盏小小红灯挂在于老三家的门楣上,正要折转身子回家时,他猛地看见顺喜婆娘翠花儿正隔着玻璃朝他笑呢。 “日你妈,得了官,还是得了印,球眉眼不要还有心思笑呢!”“大哥哟,你见我三哥回来没有,他赶集去了”于小辉没吭声,心里想道:“看你狐媚野道像个甚,红衫上还镶个蓝边边,一门心思就媚人呢。” 翠花儿从窑门口踱出来,双手端了一碗白糖水要给他喝。于小辉没接水,心里头骂道:“驴日的,我嫌你那糖水坏牙哩。”于小辉走远了,身后边还听见翠花儿笑,笑得咕旦旦的。 于小辉突然觉得心里头怪怪的,他想回头看一眼,可脖子僵得怎么也转不过去。于小辉心灰了。灰得像霜打了的椿叶,雷击了的葱,一股道没精神。这一天于小辉整整挖了一天苜蓿根,擦黑才回到家里。 堂哥拴牛和堂嫂娥儿正把饭摆在炕头等他呢。拴牛说:“这玩意儿也不值钱,能挖多少挖多少,再不要挣命厮拉的,cao心cao磨下病!” 堂嫂娥儿言语少,秃嘴子茶壶装扁食,肚肚里有热情,硬是嘴嘴上倒不出来。口里不言传,只是火并并地给小叔子盛饭递菜。忙得和捻线陀螺一般。 于小辉吃了一碗干挑面节饭,喝了一碗绿豆包谷汤,捎了一个蒸馍夹生葱,带了一个“猴顶帽”团子填酸菜,一边吃一边想:“老三怎做下了这号事?不知那真的好得很很呢?” 心儿一动,那眼睛便不由得朝堂嫂娥儿身上扫了一下子。那一下正扫在娥儿的脖项上,只见那脖项白生生如嫩竹,紧绷绷赛生葱;暄乎乎像那上等的白面馍馍刚出锅;光洁洁似水萝卜儿活去皮;拧过来rou腾腾,瓷熏熏恰似那一杆红旗插军寨;转过去亮晶晶,粉啷嘟,一如那小儿胳膊带乳香。 细腻腻,万千茸毛斜斜排,嫩生生,一窝新雪拥肩头。脖根处隐隐约约露酥胸,发际端黑白分明显茎渭。 一时间看得那于小辉眼睛也直了,牙关也紧了,呼气也粗了,吸气也重了,有胡须的嘴巴则像鬼捏了一般,大张开怎么也合不回去,痴愣愣定在那里发神经。 拴牛两口子一看,总以为堂弟被馍噎住了嗓子眼,一个要为他灌米汤,一个要为他嗅热馍。正要忙乎,于小辉“咯儿”一声倒转气来,脸面一下子红到了脖根处。心想:“日他个亲娘,怎么能想起这么个儿事情。” 心一慌便撇开饭碗回屋睡觉去了。把个拴牛和娥儿看了个日怪加古怪。两口子好一阵乱揣摸。咱们不说拴牛两口子乱揣摸,单说那于小辉回到屋里,心里头好像放了一把火,坐下也烧,站起也烧,嗓子里好似塞进去一把柴,摇头也痒,拍手也痒。 手触着个炕沿石,嗅见个奶腥气,这么大的窗子这么大的门,这么绵的被褥还留不住个人。左思右想,越思越想心里越繁沓。一阵儿记起门楣上的小红灯;一阵儿记起田二寡妇耍的那“阴阳扣”一阵儿又记起兄弟老三的“剥蒜功”身上热起来好似那炉中的火,冷起来又好似那冰上的霜,燥起来好似那木炭炉子里烤干饼,湿起来好似那南瓜瓤子里嫩瓜籽。真正是热一阵,冷一阵,烦一阵,腻一阵,活脱脱空中的云彩风口里的灯,硬是没有定型来。 于小辉仔细一想,口中不言心里明白:今天晚上了不得。他知道这是积火的光棍欲缠身,久旱的禾苗盼甘霖,美味香甜离不了盐,花言巧语顶不了钱。 羊毛出在羊身上,解铃还须系铃人。今晚上没个女人败火万不行。主意一定便披衣下炕,缩着脖子,乍起脚尖,鬼影子一般直奔田二寡妇家去了。心想:逮不住崔莺莺,拾掇你这红娘也解馋。亲一个嘴,磕一个牙,光耍把戏不养娃。 顾不了那自来水儿长长地流,图眼前吞一个酸杏也解忧。一路乱想便到了田二寡妇家门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