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恋坏男人_第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3/4页)

雷擎表情回复正常,完全看不出异状。

    “刚才你的眼神好可怕!”朱蕾指出,并且对他过分的掩饰,心中大打问号。

    “你才可怕,一开始对我保持距离,现在却主动想了解我。”雷擎毫不客气地反攻回去。

    这句话让朱蕾有种措手不及的感觉,她就像是被揪住尾巴的狐狸般,一脸尴尬。

    不过她没忘记他反击的目的,是为了转移原先的话题。由此可见,她不小心触碰到他埋藏在心中的伤痕,而且这伤痕可能跟死亡有关!

    光撇开他的伤痕不说,当务之急是面对他充满挑衅的疑问。

    他好像己经知道她藏在友善面孔的背后,是一颗卑鄙的坏心。都怪mama不好,说到她的痛处,害她萌生歹念。

    不过现在如果告诉他真相,非但不能取得他的谅解,反而可能会连带影响mama被他唾弃…

    母债子背,天经地义,事到如今,她只好睁眼说瞎话。“我想通了,远亲不如近邻。”

    “换我问你,你为什么不谈恋爱?”雷擎一本正经似地问。

    朱蕾想了一下。“没遇到让我动心的男人。”没有比这更好的答案。

    “你喜欢什么样的男人?”雷擎用柔情的眼神凝视她,但她故意视若无睹。

    “像我爸,心地善良、工作认真的好男人。”朱蕾不假思索地说。

    “这种男人很普通,满街都是。”雷擎不层地嗤之以鼻。

    朱蕾鼓起勇气说:“你的眼神又变可怕了!”看他的表情活像跟她爸爸有仇似的,令她非常不安。

    可是她爸爸是天底下最善良的人,不可能是他所憎恶的杀人犯呀!

    九二一地震时,爸爸不仅出钱,还亲自到南投帮助灾民重建家园,而且一去就是半年,这种悲天悯人的精神,足以证明爸爸本性善良。

    大概是最近饱受不明敌人的压力,使她产生杯弓蛇影的神经质。

    雷擎一直很专注地看着她眼神的变化,从担忧到松懈,显然她对他的戒心已经消除了。

    这种生性天真的女孩,想要脱去她衣服,就像剥蛋壳一样容易。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是个披着羊皮的坏男人。

    “大概是商场竟争,使我不自觉地流露出锐利的眼神。”

    “我总觉得,你的心中好像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每个人都有秘密,不是吗?”雷擎不承认,也不否认。

    这种隔靴搔痒的答案,令朱蕾更为好奇。“跟死亡有关,对不对?”

    “是秘密就不会轻易告诉别人。”雷擎以一笑置之,藉以掩怖心中的不安。

    “如果你想说,不妨来信给侬侬夫人。”朱蕾好心地建议。

    “总有一天,我会亲口告诉你的。”雷擎态度保留,但语气十分坚定。

    侬侬夫人:

    我是个资优生,可是我喜欢上大人眼中的小太保,所以我常借口去图书馆读书,偷偷跟他约会。

    不幸的是,前天我们骑摩托车兜风时,被多嘴的邻居看到,我爸妈知道后大发雷霆。现在除了学校,其他时间我几乎是被软禁在家中。

    为什么大人都这么自私?他们也谈过恋爱,也知道见不到爱人的痛苦,为什么他们能无视我茶不饮、饭不吃、睡不着觉的痛苦?

    痛苦的高中资优生

    很明显的,这位资优生中了“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毒。

    坏男人一直是很热门的话题,很多女人深受毒害,却依然乐此不疲。

    时下对坏男人的定义,只要是符合要帅、要酷、搞怪、染发、飙车、玩音乐、穿鼻环和舌环等等,凡是让大人看不惯、颠覆传统的行为都归类为坏的一面。

    但朱蕾却认为这些只能算是追求时髦,标新立异的叛逆男孩。真正的坏男人,应该像包着毒药的禁果,让女人又爱又怕,又无法抵挡。

    雷擎算不算是坏男人呢?从接到这封信的那一刻开始,她的脑袋就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打转,如同走入死巷般转不出来…

    他英俊盎有,照理说,这种人应该都是一身的铜臭味,眼睛长在头顶上,用鼻孔看人才对,但他却待人彬彬有礼。

    他太礼貌也太和气了,反而让人觉得他城府深不可测。

    他一定有某种企图,只是她没他聪明,还想不到他的目的是什么。

    “怎么一脸苦恼?”苏志伟又来到她桌前,最近他似乎对她特别关心。

    “你自己看。”朱蕾把信拿给他看,表情像是急着把烫手山芋送人一股。

    “你应该回信给她父母。”苏志伟看过信后,神情认真而严肃。

    “我懂了,你要我送他们一张‘优良父母’的奖状。”朱蕾笑逐颜开。

    苏志伟急忙摇头。“正好相反,我要你告诉他们应该顺其自然才对。”

    “我担心,结局是自然怀孕。”朱蕾替她父母叹气。

    “爱情这玩意儿,越阻止,反弹的力道越大。”

    “天下的父母大多不忍心见儿女坠入深渊。”

    苏志伟柔声说:“人生是她的,她有权决定自己往哪条路走。”

    “你搞清楚,她还未成年!”朱蕾觉得自己找错人商量,跟鸡同鸭讲没两样。

    “现在的小孩早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