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面_纹面17617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纹面176177 (第7/10页)

各种生命力顽强的动物之外,应该指的就是拥有悠长寿命和强大力量的神、魔、妖、怪这些存在了!当然,公公也曾经对我有过解释,当初他提及这副浮雕的时候说,这浮雕的内容仅仅只是一个泛指。雕刻者虽然是这样表现的,但并不是说,选择了智慧的那部分就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力量。同样,选择了生命的一方也未必就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一切都只是相对而言,相比之下,人类比之妖怪这些更加聪明,也更懂得思考、发明、创造。而这些,则拥有远远超越人类的生命以及强大的个体力量,不过在人类所擅长的领域方面,他们的欠缺则是明显的。”

    “另外这浮雕还解释、说明了人类、妖魔的起源以及由来。在他看来,人类和妖魔同宗同缘。但因为彼此生存和发展的方向不同,最终衍变成了两个群体,但又因为相互间存在着最初血脉关联,所以人和妖怪在也能彼此融合并繁衍后代。浮雕之所以把男人雕刻在智慧果实一侧,女人雕刻在生命果实这边,是想说明一个情况:两者之间结合的话,下一代中,男性更容易获得智慧这方面的东西,而女性继承生命力量的几率更大一些。过去,我对公公的这种推断还不以为然,不过抗美、你和小静出生后的情况却证实了这一点。抗美和你出生后和普通男孩没任何区别,小静却天然继承了我拥有的部分力量和能力。不过公公也提到过,人类和妖魔之间的差异是整体性的而且并非绝对,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极为特殊的个体。在漫长的历史上,曾经诞生过许多个体力量足以对抗妖魔的存在,比如说两仪和你这样拥有特殊能力的异能者。而妖魔中也出现过在智力上极端聪明和狡猾的家伙,而这些无一例外几乎都成为了传说中的天妖、魔王。对于这些在各自群体中出现的异类,有人将其归入一个特殊的群体,称呼其为“天选者”!严子路提到过的“神格者”、“神选者”其实都是“天选者”的别称而已,叫这个名字的原因是因为这种人或者妖、魔被认为是上天以及大自然的宠儿,相比于其他人类或者妖魔,他们更接近于传说中真正的,无所不能的所谓神明。因为世间万物的延续和成长是一个不断强化自我,追求最终完美的过程。相比之下“天选者”显然比其他的存在更接近于“最终完美”这一概念。”母亲说到这里,转过身朝我望了过来。

    我则习惯性的发出了轻蔑的嗤笑。“…是么?那如此说来,我也算是天选者了?”

    “如果按照你曾祖父的这种划分方式的话,你当然算!不过,这是他的个人看法和主张,而在他之前,更早提出“天选者”这一概念的那些人,是把你和两仪这样人类中的异能者排除在外的。至于原因也很简单,人类中的异能者或许能够凭借自身能力对抗天妖以及魔王一般的存在,但其身体终究是脆弱的,寿命方面和普通人也没什么区别,感觉上总是弱小了一些。也就只有你曾祖父对此持不同意见,坚持认为异能者也应该算入“天选者”的范畴当中!”母亲说这话的时候,特意把“公公”二字换成了“你曾祖父”!因为她很清楚我对曾祖父他老人家的崇拜和尊敬。她这样说的话,我要还同她抬杠,针对的对象就不是她,而是曾祖父大人了。

    我对此心知肚明,对她此时的解释说明保持了沉默。而母亲见状随即摊开双臂,分别指向了向着两侧延伸的石壁浮雕。“两边的这些浮雕展示的是一定历史时期上,智慧种群和生命种群各自的发展和衍变状况,你看看吧…”说完,转身走向跪坐在右侧石壁对面的夏姜,在夏姜身边同样跪坐了下来,拦住夏姜的肩膀嘀嘀咕咕的同夏姜交流了起来。

    出于警惕和好奇,我凭借着红莲过人的听力刻意留意了一下,但却发现,母亲和夏姜之间交流所用的语言居然是夏姜最初所说的那种古代汉语。那语言无论发音和语法同现代汉语差距太大,如此一来,我就算听到了她们之间的窃窃私语,也弄不明白她们的具体交谈内容。

    确认母亲短时间内不会再同我交流什么后,我随即依照她的指示查看起了大厅两侧的浮雕…

    建造这里工匠和设计师们在我看来,颇有点现代甚至于后现代的艺术意识形态。并未拘泥于建筑材料自身的大小和面积,而是以正中四方浮雕为正面中心,在无区域分割的情况下非常自然的就将浮雕内容朝两侧延伸了开来。甚至于可以这样说,整座大厅内的全部浮雕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浮雕群落。从左侧摘取“智慧果实”的男性形象为起点,母亲所说的“智慧种群”的发展概况随着左侧浮雕的延伸而得到了体现。

    左侧一面的浮雕中,最初的浮雕中的人形男女五官模糊给人一种呆滞和麻木的感觉,开始的几个部分中,表现了这些人类在山脉、森林中四处游荡,采集各种果实的场景,接着浮雕中出现了火焰的造型,一男一女跪蹲在火焰两旁彼此伸手对立,好像是为了庆祝他们共同引燃了面前的篝火。而这一男一女相比于之前浮雕中的那些人形男女而言,其面目则显得清晰了许多。雕刻者似乎是打算运用这种手法以表现这些人正在越来越聪明。在接下来的浮雕中,依次又出现了人们打磨石器,制作工具、缝制兽皮等等的场景,充分体现了人类正在通过劳动不断的累积各种知识,创造各种工具和物品的成长过程。而左侧最后的浮雕则出现之前全部浮雕的总和。在这最后的浮雕中出现了一座简易的草房,一个女性形象身着兽皮服装牵着一个未成年的小孩子站在草房门前,两名同样身着兽皮服装的男子正在向她挥手告别。其中一名男子似乎颇为年长,因为雕刻者刻意为他雕刻出了浓密的胡须,扛着类似锄头般的农具;而年轻的男子手中持有的则是一副弓箭。依照我的理解,这浮雕表现的应该是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场景。年长男子似乎是父亲,正要离家从事农业耕作,携带弓箭的可能是他的儿子,那幅弓箭明白无误的说明了他是要去狩猎。草房前的女性或者是母亲,也有可能是年轻男子的妻子,小孩子则应该是这个家庭中年纪最小的成员。而作为背景的草房四周,还出现了圈养的动物以及围栏,放置在门侧的陶器。表现出了这个家庭生活状况的某种富足…

    看完了左侧的浮雕,我接着回头返回到了正中的接着又开始观看右侧“生命种群”的部分。右侧浮雕的最初部分同左侧浮雕的开始阶段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同样是模糊的人形石刻,不过这些人形石刻的行为并非游荡、采集。几乎都是赤身裸体的在同各种野兽搏斗厮杀…雕刻的野兽中有些是我能辨认的如今依旧存在的大型猛兽,比如猛虎、豹子之类的,但有相当部分,则是我根本不认识的奇异动物。而接下来的浮雕石刻中则出现了在我看来极为诡异的场景画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