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第1/3页)
第二十八章 二十八、支教故事(4) 当晚,洪一同给我封火后,就留在我宿舍里。那是一个激情勃发的夜晚,那是一个情欲弥漫的夜晚,那还是一个享受了此次高潮再追逐下次高潮的夜晚。 洪一同一米九十的大个子,蜷成龙虾状,不辞辛苦地在我洁白光滑的肌肤上不问收获的耕耘着。 就在那么激动人心的时刻,我还是想起一次坐火车时两个男人的对话,他们就坐在我的座椅背后,他们不会想到有人偷听他们的谈话,而且是一姑娘。 只听一男子说,你个子那么高,你老婆个头那么矮,你们干活时没困难吗? 另一男子说,有什么困难,只要小数点对齐就行了。两男人爆发出一阵快意的笑声。 至今想起,那个关于小数点的比喻是何等确切,我多次试图用别的词把它换下来,没找到合适的。 我现在与洪一同就是小数点对齐着,我惊异地发现,大个子男人与女人zuoai并不困难。 洪一同第五次从我身上跌下来时,已经力气全无。我说,比打篮球累吧。洪一同说,累多了,我们这里有句老话:车上井上新媳妇B上,全是重活哪。我说啥意思嘛,没听懂。洪一同说,车上是说以前的赶大车的,不管风霜雨雪昼夜兼程,累不累?井上是说从几十丈深的井里往上吊水,累不累?最后一个就不说了,你知道。 此时已夜深人静,房顶蓦然传来像婴儿啼哭般的凄厉叫声,吓得我一头钻进洪一同怀里,听,什么在叫。 洪一同拍拍我后背,没事,猫走窝呢!我说,什么是猫走窝。洪一同说,就跟你一样,想了就得找对象干那事。 不过它们纯粹是为了传宗接代,咱们除了传宗接代外带找乐。我把身子转过去,不听你瞎掰,困,睡了! 昨天和洪一同那番折腾,床单脏得没法要了,还有这些天换下的衣服,都没顾得上洗。 下午,我喊来两个初三男生,让他们帮我把从家里带来的单缸洗衣机搬到外头,再让他们帮我抬几桶水,我要洗衣服。 初三男生围着洗衣机转了好几圈,管老师,这个铁桶桶能洗衣服?我说,它就是专门洗衣服用的,是洗衣机。 男生掀开洗衣机盖子,里头是不是有人呀,他们用手搓。我说这是机器,插上电就转,转开就洗了。两男生仍旧大眼瞪小眼,在万分不理解中将洗衣机搬到户外。 我让他们把洗衣机放在杨树壕子边,为的是排水方便。这台单缸洗衣机是我家买了全自动洗衣机后早就准备扔的,当时有个收破烂的到我家看过这台洗衣机,准备收购。 我妈问多少钱,收破烂的说8块钱,我妈说好赖是个机器,才给8块钱,收破烂的说再加5毛,多了就不要了。我妈嫌钱少没卖。我支教走时,我妈让我把单缸洗衣机带着,说机器洗衣总比手搓省力些,还说回来时就扔那里算了。 支教结束时,我把这台洗衣机送给教导主任老仇,老仇叫几个学生抬回家后,他老婆嫌费电不肯用,说放面倒不错,后来就做了他们家面缸。 校长对我没把洗衣机送他还很记恨我一阵子,说他是学校一把手,那么高档的东西退休,若要送出,考虑的第一人选应当是他,怎么会给老仇,他甚至怀疑我跟老仇之间有点什么。 就是这台被城里人视作废品的单缸洗衣机,一经搬出亮相,在扁担沟中学不异于发现一颗1000克拉的钻石。 平素间开会,集合铃打半天不一定能把学生集中起来,但这会儿就像北京喜讯进边寨,学生一传十,十传百,不一会就把我的单缸洗衣机围得密不透风。 抬水的两个男生回来了,老远就吆喝,管老师,水来了,水来了,围观学生就像迎接外国元首那样刷地让开一条通道,让抬水男生通过。 水倒进洗衣机后,电源接通,就转起来了。在洗衣机工作的同时,学生们仍在探讨洗衣机为什么会洗衣,机器里边有没有搓衣板等等在他们眼里看来不可思议的问题。 为我的洗衣机抬水,更成为学生们争先恐后想做的一件最为神圣的事,往往这桶水刚倒进洗衣机,桶就让人抢跑了。 抬过水的男生还要抬,没抬过水的男生说你都抬过了还抬,好事不能光让你一个人干吧!我在一旁笑了,抬水这件苦差事都成为他们的好事了。 打那以后,我用洗衣机洗衣服就成为扁担沟中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几天不洗,就有学生追问,管老师,你什么时候洗衣服?而洗衣服一开始,就会听到他们呼喊:走,看管老师洗衣服去!到我再一次洗衣服时,几名学生家长甚至从老远赶来,为的就是看看城里女人带来的“稀胡景。” 再转发一封读者来信,感谢他们对我的信任!发表这封信没有经过他本人同意,但我深得他的信写得情感真挚,是从内心里发出来的。 这么好的文章不敢独享,请各位网友欣赏。晓静姐:您好!在搜狐两性健康看了你的文章之后,我渴望和你交朋友,我的QQ294(保密)(保密是管晓静加的,怕对来信者造成伤害。) 大学即将毕业了,回首这四年来的生活,心痛、后悔。过去的经历无论对错,都是对生活的一种认识。 在逆境中我学会了谦忍,坚强。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将以崭新的姿态去面对每一天。 2002年9月,怀着对大学满好生活的向往,我来到了南方某师范院校。 初到大学,天南地北,cao各方口音的同学,汇聚在一起,一切都充满了新鲜和好奇,我上的是一所三流的大学,但是我的家人和亲戚仍然寄予了我厚望。 我的老家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读书上大学是农村孩子唯一的正道,能考上大学在乡亲们看来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父亲也十分高兴,我知道我是他唯一的骄傲,他希望儿子有出息能为他扬眉吐气。 我是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父亲是个善良的人,老实、胆小怕事,没有什么能耐。 (这是我长大后从旁人轻视父亲的眼光中才发现这一点的)母亲在我一岁四个月的时候,因为妯娌关系僵矜(婶婶与伯母是亲姊妹,分别嫁给叔叔和伯父,亲上加亲,她们仗势欺负我母亲),与父亲离婚出走了。 为了生活,父亲外出打工,我寄养在亲戚家中。寄人篱下的生活是没有多少快乐的,周围的人都会用一种歧视的眼打量我这个没有母爱的孩子。 孩提时期正是一个人的性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