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章香飘数十里 (第1/2页)
第7章 香飘数十里 在文帝开皇年间,把义安公主下嫁给突利可汗,因此和隋朝格外亲近。当时炀帝见了义安公主,便宣她上殿赐坐,突利可汗也赐坐在阶下。 排上筵宴,殿上传杯递盏,殿下鼓吹铙歌,煞是威武,接着又有室韦靺鞨、休邑女真、龟兹伊吾、高昌、苏门答腊、撒马儿罕、波斯等大小二十余国,逐日挨次前来朝贡,炀帝一一赏他酒宴。 “饮酒中间,只见苏门答腊走出位来匍匐在地,献上一只鳷鹊儿,那鳷鹊身高七尺,能作人言,原是西域地方的灵鹊。炀帝受了,赐酒三大杯。苏门答腊才下去,那于阗可汗,又上来献方圆美玉两方:那美玉各长五寸,光润可爱。 圆玉名叫龙玉,浸在水中,便现出虹霓来,顷刻可以致雨。方的称作虎玉,拿虎毛拂拭着,便见紫光四射,百兽都逃避。炀帝得了这异宝,十分欢喜,吩咐一声赏,那几百万的金银绸缎顷刻分完。 “隔了几天,炀帝便传旨亲临突利可汗行帐。当时带领了两班文武,炀帝亲自跨马,向突利营中走去,看看走了二十里路,望见前面路上突利可汗和义安公主花帽锦衣,挂金披玉,骑了两头骏马,率领各部落小酋长,一队一队鸣金打鼓,前来迎驾。 迎到可汗营门口,义安公主上来,亲自扶皇帝下马,直升牛皮帐。帐中早已设备下一张蟠龙泥金交椅,椅前安着一张碧玉嵌万寿的沉香龙案。炀帝升了宝座,文武百官,分作两行侍立。帐中公主和可汗上去行了大礼。 这突利虽说是外国,却也十分豪富,绣帐中排设的都是精金美玉,珠光灿烂,十分美丽。一刹时献上酒来,公主和可汗二人,亲自斟酒,劝炀帝饮下三杯。炀帝赐他们在一旁陪席。突利可汗和义安公主,方敢坐下。 炀帝看席面上金盘玉碗,列鼎而食。虽没有龙肝凤髓,却尽多海味山珍。毳幕外笳乐频吹,金炉内兽烟轻袅。“饮过数巡,突利可汗又唤一班女乐来。炀帝看时,却一个个生得明眸皓齿,长身丰体。 个个袒着怀儿,露着臂儿,腰上围着五彩兽皮,挂上一串小金铃儿,歌一阵,舞一阵,在炀帝身体前后围绕着。炀帝目迷艳色,耳醉蛮歌,早不觉神魂怡荡,睁大了眼,嬉开了嘴,不知不觉地露出百种丑态来。 大将军贺若弼站在一旁,见光景不雅,恐有不测,便以目视高颖。高颖会意,立刻出班奏道:“乐不可极,欲不可纵,请天子从早回銮。”炀帝心中依依不舍,只是沉吟不语。 贺若弼接着奏道:“日已西斜,天色不早,在塞外断无夜宴之理。”炀帝没奈何,传旨回驾,一面吩咐多以金帛赏赐舞女。 “他回到行殿去,还是想念那突利可汗帐中歌舞的蛮女,后来打发内侍官悄悄地到突利可汗帐中挑选了十个蛮女来,藏在寝殿里,日夜迫欢,竟把原来的宫嫔,丢在脑后。这座行城行殿,停在塞外地方,足有半载,却不见皇帝下回京的诏旨。 “看看天气寒冷,漫天盖野地飘下雪来,文武百官,雪片似的奏章,劝皇上回銮。炀帝拗不过众人的意思,便在八月时节,启驾回京,那各国的可汗,打听得炀帝回驾,便一齐送行,直送到蓟门。 “炀帝忽然转了一个念头,他要沿路游览边地的景色,却不愿依来时的御道回去。越是山深林密的地方,炀帝越是爱去。 众官员再三苦谏,他只是不听。从榆林地方去,有一条小路,称做大斗拔谷,两旁全是壁立的高山,中间山路,只有丈余宽阔,又是崎岖不平。莫说这硕大无朋的行殿行城通不过去,便是那平常的车驾,也是难走,但是炀帝一定要打这大斗拔谷中走去。 他也不顾后面的一班官员嫔娥,如何走法,便丢下了行殿行城,独自一人骑着马向前走去。慌得那班护驾的侍卫,和亲随的大臣,都颠颠扑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