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3章动辄千金万金 (第1/2页)
第233章 动辄千金万金 每寺留僧三十人,各道亦只许留寺院一所,余皆毁废,僧尼勒令还俗,田产没入官中,寺院木材,改造作公廨驿舍,所有铜像钟磐,一律熔化,改铸制钱。 共计毁去寺院四千六百余区,闲庵冷庙,四余座。勒令还俗的尼僧,共有二十六万五百人,收没良田数千万顷,奴婢十五万人。从来排佛的帝王,共有三人。 一是魏太武,二是周武帝,三是唐武宗,佛家称为三武之祸。武宗既力排佛教,便专信道教,在即位的初年,便宣召方士赵归真入宫,传授符篆之术,拜为道门教授先生。便在西安宫外,建一座望仙观,供养教授先生。 武宗每日朝罢,便至观中听讲法典,十分地诚敬,那归真趁此广引徒党,又迎合意旨,为皇帝修合快乐仙丹,不老神药。 武宗服下,陡觉精神倍长,春兴甚浓,自暮达旦,采战不休。武宗只顾得王才人欢心,便也不念伤害身体,渐渐的容颜憔悴,形体枯瘦。这王才人也曾几次劝谏万岁爷,以少服丹药为是。 无奈武宗只图眼前的快乐,也不暇念及将来的惨痛,果然挨到会昌六年,武宗竟一病不起,在弥留的时候,只有王才人一人侍立榻旁,此时武宗已不能说话,便用手指着王才人,两目瞪着,注视不瞬。 王才人知道万岁爷舍她不下的意思,便忙拜倒在御榻下,一面拭着泪奏道:“陛下千秋万岁后,妾愿相从地下。”一句话才说完,那武宗便咽了气。 那时宣宗即位,久已打听得王才人的美貌,那王才人正哭倒在龙床前,宣宗已传旨下来,宣召王才人晋见,那王才人知道新皇帝不怀好意,便推说入室更衣去,她退入寝室,紧闭双扉,急急解下衣带,自缢而死。 宣宗十分悼惜!便下旨追封王才人为贤妃,出殡之日,宫中妃嫔,念她在日时待人的好处,又可惜她的美貌,便一齐哭送,尤其是宣宗,见死了一个美人儿,便终日长吁短叹,闷闷不乐! 那皇太后郑氏,原是疼爱皇帝的,见万岁爷因想念美人,闹得废寝忘餐,便替他在后宫中,挑选了十个美貌的娇娃,一任宣宗临幸。 那宣宗眼前有了美人,便也解了心中烦闷,这时宫中大权,全cao在皇太后郑氏一人手中,但郑太后入宫之初,便和太皇太后郭氏,结下了生死之仇。 你道为什么?原来那太皇太后郭氏,安居兴庆宫,颐养多年,历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四朝,都十分尊重这位太皇太后,直到宣宗即位,他与太皇太后原有母子之义。 但只因宣宗是郑氏所出,郑氏在当初和郭氏,一个是母后,一个却是偷偷摸摸来的。妇人的妒念,是有生俱来的,那郑氏得了皇帝宠幸,自不免恃宠而骄,在郭皇后跟前,常有失礼的去处。这郭皇后是郭子仪的孙女,诗礼之家,最重名节。 她见了郑氏轻狂的样儿,如何容得。从来母后有统率六宫之权,郭氏便瞒着宪宗的耳目,把一腔怨恨,尽发泄在郑氏身上。郑氏也自知来路不正,便也只得挨打受骂,过着日子。 此次母以子贵,郑氏得为太后,所有从前对于郭氏的宿怨,便要乘机报复。宣宗此时,也欲为生母吐气,对着这太皇太后郭氏,便十分失礼。 郑氏又唆使宫中太监,造作谣言,说宪宗的暴崩,是太皇太后在暗中下的毒药,顿时沸沸扬扬,把这个话传遍了宫廷。传在宣宗耳朵里,怎的不悲愤。 他便指使兴庆宫监,断绝太皇太后的饮食,那郭氏是六七十岁的老妇人了,一身养尊处优,从未遭人欺凌,如今忽遭此变,叫她如何禁受得起,她悲愁交集,终日以泪洗面。当时那宫中的太监宫女,都走尽了,只留下太皇太后,孤苦零丁,一人闷坐在宫中。 有一个老侍女,原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