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章解决这个问题 (第2/2页)
我们会什么也不干,就在长江上坐着轮渡来来回回。我看着远处的武汉长江大桥问关晴:“你知道武汉市长叫什么名字吗?” “不知道啊。”“叫江大桥啊。”“你怎么知道?”“那不是写着吗?武汉市长江大桥欢迎你。”我指指桥上的一排大字。“哈哈哈…”“那你知道南京市长叫什么吗?”“这你也知道?”“也叫江大桥啊!”“啊…哈哈哈…”关晴在栏杆边笑得前仰后合,江上的风把她已经稍长的头发吹得胡乱飞舞,我紧紧地把她搂在身侧,对她说:“你看我们像不像泰坦尼克号?”“乌鸦嘴,我可不会游泳。” “没关系,我会游。”“我倒是觉得像非典那会儿我们坐的双层巴士。”“哈哈…都一样,都一样,”我笑着回答。关晴有些疑惑地看着我,不过我不打算解释了,我在心里再次感叹,我们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军训结束后,我和关晴没有一刻分开过。我无力解决关晴的家庭问题,只能尽量陪伴着她,让她的心情好起来,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她不是个会掩藏情绪的人,她的开心清清楚楚地写在脸上。 国庆节过后,我们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开学。大一的课程安排得很满,开始上课之后,我们就只有周末有时间见面了。周五下午我们都没课,所以确切地说,我们在每周的周五就可以见到。 开始的时候我们会互相去到对方那里,后来就成了我一个人跑,这么做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想尽量延长见面的时间。 两所学校离得太远,关晴来我这里的时候,我不放心她回去得太晚,总是在下午天还亮着的时候就送她上了车,而如果我去她那里的话,我就可以待到很晚再走,只要赶在宿舍熄灯前回去就行。 二是华科东校区实在太荒芜了。我们想去校外吃个饭都要走很远的路,更别提网吧之类玩的地方了。 华师就不一样了,周围的环境简直就不像是让学生来学习的,吃喝玩乐一应俱全。华师东门有个虎泉夜市,那里的烧烤简直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烧烤,没有之一,即便每周我们都有两天半的相处时间。 可是到了周日晚上分别的时候,我们还是会依依不舍。关晴总是两眼泛着泪光,我的心里也是一阵阵地难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又想出了新的办法。我把返回学校的时间从周日晚上改到了周一早上。 虽然我要辛苦一些起个大早去赶公交,但是这样做的好处还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极大地增加了我们待在一起的实际时间,也让我们每周能见面的天数和不能见面的天数之比变成了四比三。 在心理上给人不少安慰。二是让我们在分别后不会太过难受,因为我们周一早上都有课,上课可以帮助我们很有效地转移注意力,就这样,我和关晴开始了在武汉共同求学的生活。既然是求学,那生活的主旋律肯定还是学习,我们每周的相会自然不能影响了学习。 关晴的课程倒还好,文科的科目似乎都没有什么特别难的。我就不一样了,数学分析和大学物理可是传说中的挂科神器,不好好学习可是真没法毕业的。 所以周末的很多时间,我们其实都是在华师的自习室里度过的,不过我们对此并不感到可惜,反而觉得高兴。因为我们高中时虽然是同学。 但从没在一间教室里待过,现在我们能坐在一起学习,也算是弥补了遗憾。大一的第一学期我们过得堪称完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