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7章当下发下誓愿 (第1/2页)
第57章 当下发下誓愿 钱老板一脸喜色,哎呀一声,扯住方学渐的衣袖,说道:“袁公子,大喜事啊大喜事。”拉着他就往内房走。 方学渐半信半疑,心想不会这么快就有消息了吧。随他进了客栈的内账房。钱老板关严门窗,给他泡了一杯热茶,这才说起大喜事的来由。 原来他早上去参加由本县豪绅富吏组成的商务联席会议,兼任会议主席的玉山县令柳知同同与会人员宣告了一个房产转让启事,便是王家园林的女主人打算迁居南京,想把城南六都村的一个面积五十八点八亩的私人园林,和周围八百四十八亩的良田作价三万八千两银子转卖。 这个价格应该还算比较公道。方学渐不禁喜上眉梢,心想龙大小姐果然料事如神,这些在锦衣玉食里泡大的胆小鬼,把自己的性命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稍有风吹草动便惶惶不可终日。 他向钱老板道声辛苦,回房去拿了蛇郎君的二万两银票和三百两黄金,交给他去办理购房事宜。钱老板见了这许多的金银,暗暗咋舌不已,心想难怪你把三钱银子一碗的上等鱼翅当泡饭吃。 原来是个大财主啊,当真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神色之间,对他更是恭敬。三百两黄金相当于二万四千两银子,除去购房款和转户手续费,大概还有三千五百两的多余,柳县令、鲁县丞和两个经手的师爷每人一个红包,需花费一千两,买上十五、六个丫鬟、佣人照看庄园,用去二千两,剩下的零头自然是钱老板的辛苦费了。 钱老板算盘打定,让自己的婆娘照顾客栈的生意,喜滋滋地去办事了,王家有权,方学渐有钱,事情办起来出奇地顺利,到了十三日下午,方学渐已坐在县衙的师爷房中签字画押。 他提起湖州兔毫,凝神思索了片刻,落下去的名字是:袁明善。这个袁明善的名字,他昨天已让钱老板拿了五百两银子,找到管户籍的师爷,临时给补办了。 四万银子购买王家园林,袁明善的大名一夜间名震玉山县城,大街小巷、茶楼酒馆,连烟花勾栏之地都在流传着关于他的传奇故事,有人说他是江西布政司的第三个儿子,家里有的是金银。有人说他是“小宰相”严世藩的干儿子,在上饶府当将军。 有人说他是南海的珠宝大王,因为倭寇猖獗,逃到玉山来避祸的。方学渐每次上街总能听到许多关于自己身份来历的猜测,千奇百怪,而且越来越匪夷所思,酒楼之上,两人好好说着,往往因各执己见而发生漫骂、打斗。 他看在眼里,不禁暗暗摇头。八月十五日,方学渐拜玉山县令柳知同为老师,拜师的红包轻飘飘地,是一张三千两的银票。 柳知同这个老师自然不能白当,当夜和鲁县丞商量一番之后,以作弊罪处分了一个穷得叮当响的读书人,革去秀才功名,再向省里补报了一个名额,上面填的是袁明善。 八月十六日,在钱老板的陪同下,方学渐正式搬进装饰一新的灵昭学苑,成为玉山县城最豪华庄园的新主人。因为匆匆搬迁,山庄中很多笨重的家具都留了下来,替他省去不少银子。 庄子里的十八个丫鬟和仆人都是王家转卖给他的,全是玉山本地人。方学渐突然想起那个卖馄饨的老板娘,一双水汪汪的桃花眼,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看着就舒服,最重要的是她比较伶俐,做惯小生意,算盘管得比较精,除了一个半大不小的女儿,没有其他的负担,正是做管家的一等人材。 方学渐让钱老板上门游说,自然千恩万谢,一口应允。老板娘夫家姓童,邻居们都叫她童嫂嫂,她一年卖一万多碗馄饨,挣了不过六两银子,在庄园里做管家,每月就有十两银子的花用,还不包括过年过节的红包和平时购物的好处。 八月十八日,童管家穿起新簇簇的绫罗绸缎,打扮得气派非凡,担负起媒婆的重任,在钱老板的陪同下,上天清山神女峰,替自己的东家向神龙山庄提亲。 神龙山庄偏居赣东,家大业大,富甲一方,袁紫衣膝下只龙红灵这个女儿,将她看得极为宝贵,平时习文练武学医督导甚严,实不愿让她远嫁他乡,满心盼望能招一个品貌一流、文武俱佳的贵胄子弟上门做倒插女婿,好继承山庄大业。 近些年来,陆续有不少武林豪门、乡绅富户央求媒婆上门提亲,一听她开出的苛刻条件,多半吓得缩了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