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年_第3章凋转马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章凋转马头 (第1/2页)

    第3章 凋转马头

    于是皇太极在得到这些巨大的战略物资以后,从崇祯元年到崇祯二年,一直不停的避开袁崇焕的防线拼命攻打明朝,但是每一次不是被打败就是被击退,于是皇太极更加的忌惮这个蓟辽督师袁崇焕了。

    ***山海关,城楼。袁崇焕的右手握着一支黑色毛笔,在奏疏上端端正正的写着字,一笔一划写得缓慢而小心翼翼,如同他自己事无巨细的性格一般,沾着墨水的笔尖在即将火速送往京师的奏疏上游走着。

    于是一个一个墨字神采飞扬的印在了奏疏上面,一会儿字已经写到了奏疏的尽头。袁崇焕这时才从容的收回毛笔,轻轻的呼出一口气,再把毛笔小心的挂在桌上的笔架上面。

    只见笔架上面,并排的挂了五支毛笔,有的笔尖已经被写得过短,已经不知道督师袁崇焕用掉了多少支笔了。

    袁崇焕写完奏疏,把腰背慢慢的靠向椅背,一双充满儒雅的星目静静的望向上空的房梁,目光久久没有离开,心里想着,房梁的作用不就是支撑整座城楼的吗!

    袁崇焕的目光接着望向桌面上的茶杯,茶的热气正从未闭合的茶嘴边一丝丝的冒起,如云雾般在茶杯的上空缓缓化开来。袁崇焕坐正了身子骨,突然感到腰骨有些不适,抿了嘴一下。

    然后轻轻的端起茶杯,另一手压住杯盖抬到嘴边,一品桂花茶。袁崇焕的老家在广西梧州,在那边还有一个地方叫做桂林,那里盛产当地的名花…桂花,每当满街的桂花树开花的季节,那时满街都飘着桂花的香风,吸引着天南地北的游客争相而来桂林游赏。袁崇焕本来不是武将,而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的进士,后来自荐来到了辽东边关任职,所以袁崇焕浑身充满了一种儒将的风度,更留着飘逸的美须。

    这时,袁崇焕那秀气的脸上,那双细长的星目看着城楼正大门走进来两员虎虎生威的将领,袁崇焕站起了身子看着他们两个人露出了露齿微笑。

    二人之中其一是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另一人是宁远总兵祖大寿,二人是袁崇焕的左膀右臂,都是至真至纯、极重义气的人,对督师袁崇焕敬佩有加并忠心耿耿。

    赵率教一身红色的布面甲,气质更是义薄云天,祖大寿如熊一样高大的身躯穿着黑色的布面甲,满脸的挠腮胡,气质虎虎生威让人不寒而栗。两人同时走进城楼的房间里。

    然后慢行几步再单膝跪下,对着督师袁崇焕行单跪礼,两人的那双眼睛里竟然因为见到督师而热泪盈眶了。

    “属下,宁远总兵祖大寿,参见督师!”单膝跪下的祖大寿一手撑地一手扶腰再抬起头来看着督师。

    “属下,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参见督师”单膝跪下的赵率教双手抱拳用湿润的眼光看着督师袁崇焕。

    袁崇焕是知道他们两人的秉性的,连忙自己走上去用双手扶起他们,三人用至真至纯的眼神互相交流着。

    一切话语都尽在不言中了,突然门外有一员将领抱着一坛好酒进来,酒香四溢,他身穿着灰色的布面甲,中等的个子不胖不瘦,有充满义气的眼睛和气质。他就是袁崇焕从广西带来辽东的广西狼兵营营长…桂山。

    “看我带来了什么好东西呀,你们馋了吧。”桂山爽朗的道。“好呀,桂山,你还藏着一坛好酒啊!”祖大寿哈哈大笑道。“山兄,兄弟又见到你了啊,呵呵。”赵率教也笑道。

    袁崇焕的眼神在他们三个人的身上游移,看着将领们一团和气,那么以后打仗的时候就会同心协力、不离不弃、尽忠报国。

    袁崇焕用手抚摸自己的长须,眉头舒展开来,发出儒雅的从容笑声,传遍在城楼上,那些在城墙上站岗的兵士们也一起笑出了声。五月的天气,城上微风习习,天上万里晴空,今天是一个难得的好日子。

    几个人走出城楼,来到城墙上一起巡防,一路上有说有笑的,兵士们见到了他们都单膝跪下行礼。

    “参见督师…”兵士们道。袁崇焕把目光望向前方,一百里之后就是宁远,再一百里之后就是锦州,再往前就是后金了。***盛京,郊外。

    皇太极的背影骑在马上,行在前,背后是两百名巴牙喇以雁形阵扈从着他,雁形阵的左右两翼向后,如同皇太极的左右翅膀一样展开在天地间。

    两百匹战马加上皇太极的战马,一共是两百零一匹,在宽阔的草原上奔腾,向着一个山坡行进着,奔腾着的马蹄扬起了大量的烟尘,又是雁形阵所以造成的烟尘范围更加弥漫,骏马的啼叫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

    骏马群的两只前蹄在烟尘中上下奔腾着,驮着身上的巴牙喇奔驰在草原上,马胸前的肌rou随着奔跑而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