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2/4页)
你太不知顾惜人心了,你坏蛋,你是坏人!”她气得哭起来。 在一旁的婢女全吓坏了,她们早习惯主人的怪脾气,谁也不敢和他争辩、触怒他。春柔想对来弟使眼色却使不上力,冬晴有点幸灾乐祸,暗笑:“不知死活的小甭女,有你苦头吃的。”她心有不平,这几个穷女人怎配和主人同桌共食? 石不华怔了一下,突然大笑出声。“来弟呀,”突如其来的将她整个人提抱起来,让娇小玲珑的她可以平视他含笑的眼睛。“我太感动了,这么多年来,你是唯一肯对我说出真心话的人。”她不解的摇摇头,擦了泪。“人人都说我自负,倒也没自负到不知本身的缺点,骂我者有之,为我而哭的却只有你一个。”他在她光滑如镜的额上轻轻一吻,将她放下。 林来弟羞得满脸通红,他怎么可以抱她、亲她,还当着众人的面?奇怪的是,她居然不感到讨厌,她是不是很不知羞耻? 石不华丝毫不知避忌,那只是感动的一吻,并无邪念。 “来弟,你愿不愿意跟我生活在一起?” 她露出一个迷惑的笑容,他还想要一个女儿吗?起初是犹豫,随后便肯定的摇头。“我不能当你女儿,人家会笑你太年轻。” “现在我知道你将满十四岁,自然不会要你矮一辈。”他拉住她的手,亲切的直视她。“让我去同你舅舅说,把你许配给我,你可以住在石园和我一起生活,我想亲自教育你,亲眼看着你长大,等你够大了,我们才成亲。” 她半信半疑的看着他,尚未发育的身躯底下仍是一个小孩子的灵魂,没有来潮,自然没有女人的自觉。成亲,似乎是很遥远的事。她摇摇头,求助地看着丁勤花。 丁勤花深感不痛快,石不华未免太过目中无人,长辈在此,还敢恬不知耻的向一个小女孩求亲。 这个男人连基本的礼义廉耻都不放在眼里吗? 多么可怕的个性,说什么也不能将琼花姐的小女儿送入虎口。 “这件事谁也作不了主。”丁勤花一句话带过,很会打太极拳的马上转移话题。“已耽搁了多天,家兄恐怕已盼得急了,主人的厚恩有机会自当回报,如令是该告辞了。” 石不华的嘴唇浮现懊恼的弧线,他不习惯被人拒绝。然而一思及他和郭冰岩的赌约,还有郭冰岩曾断言他适应不了外面的生活,便很快忍耐下来,反正他时间很多。 “传令下去,备好马车。”他眼一扫,夏雪立即恭身退下。“我要你们准备好的东西,准备得如何了?” 春柔走出花厅,不一会捧来一只食盒和一个小香囊,将食盒搁在筱樵桌前,笑道:“这是冬晴妹子自己做的一些零嘴糕饼,给姑娘们路上填饥,粗食不成敬意,勉强可以吃吃。”他将香囊交给石不华。 “来弟,这香囊你收着。” “做什么?” 他打开香囊,倒出一只两寸见方的精致白玉盒,打开盒盖,内装一粒粒的小葯丸。 “我请李大夫为你调制出的止痛葯,你带在身边,若再犯头痛,取出一颗服下,必能见效。”他把葯收好,将香囊放进她手中,用他的双掌包住她的手和香囊。“记住,这是专门为来弟调配的特效葯,吃了就不再痛了。” “吃了就不痛了?!”来弟彷佛受到蛊惑,喃喃念着。 “正是,吃下葯就不痛了。”他有力的声音似乎就是一种保证。 来翟拼着他,缓缓绽出安心的笑意。 “谢谢石大爷!可是,我没有钱。”小小的玉盒子玲珑可爱,来弟虽然不识货,也知石园的东西没一样便宜的。“我可不可以只买葯就好?” “你这么说,是侮辱了我作主人的诚意。”他皱起眉。“我就算穷得要当东西,也不会向客人收一毛钱。” 来弟只好把香囊收进怀里,低头不语。 “我又吓着你了?看来我得留心别在你面前发脾气。”石不华抬起她的脸,朝她笑。“小来弟,赠葯只是我一点心意,没有其他企图,你无需放在心上,最好呢,是永远也用不着这些葯〈,我送你们出去。” 马车已修理好,财福养息了多天,更是显得精神奕奕。他从来没这样享福过,不必工作便有饭吃,饭上还叠了两大块厚厚的酱猪rou或一只鸡腿,临走还赏了几块碎银子,他单纯的脑子没想过跟错了主人,只是很羡慕在石园当差的人。 出了石园,林筱樵马上打开搁在膝上的食盒,里头装的是蜜渍李、松子糖、枣泥梅花饼和桂花凉糕。她拿起一块做成梅花形的枣泥饼,前后翻看,惊讶道:“做得这样好看,怎舍得吃呀!不知是如何做出来的?” “筱樵,我也要吃。”来弟并不感觉饿,依然被勾起食欲。 “不行,要留着孝敬舅舅,我们总不脑普手去。” “算了,有这分心意就够。”丁勤花知道大哥对石园有一股莫名的妒意。“这些东西不是乾粮,搁不久的,越新鲜时吃掉吧!”拿了一块桂花凉糕便吃起来,两女孩见她动口,也拚命往嘴里塞。 一走出石围,宛如由洞天福地重返人间,现实生活的种种跟着压回心头,心知再不吃些好的,往后只有馒头啃时再后悔也迟了。 没人将石不华的求亲当真,太不真实了。 ** 天气渐渐地炎热,林来弟走进林里捡拾柴火,不时举袖擦汗,她的鞋底又磨破了,一直没时间补,生怕没做完舅妈交代的工作,不给白面吃,骂她是懒惰鬼,只配啃杂粮馒头,粗砺的食物几乎磨破她的喉咙。 一想到此,她动作加快,也许舅妈真的骂对了,她真是笨手笨脚,心里愈想快点做完,愈是弄巧成拙,搞得一团糟。 如果没有舅妈该多好!她常常偷偷这么想。 罢进了家那二十天,日子好过得多,每天帮忙家务,没好吃的,但管饱。 她舅妈闵杏妃二十五岁时下嫁三十六岁的鳏夫,一进门便很快掌控了丁家的一切,连丁勤花都不得作声。 在邻村,人人赞颂闵杏妃是个孝女,为着照顾生病的老父而延误花嫁,父死后又守了三年丧,才由同宗一位叔公作主将她讦配给桃花村的丁秀才。有幸娶到名声良好的妻子,丁胞义自然乐意,况且还有七亩多的良田和两名婢女、一个长工陪嫁。 闵杏妃也不是涸铺薄的人,只是她代父理财多年,精明惯了,不乐意家中白养多馀的人。当初说亲,只知有一小泵守寡在家,但她早已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