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无限好_第100章按照这个标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0章按照这个标准 (第2/2页)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叫我手里只有两万五千块钱呢?光是买菜种就花掉一千块钱,我很心疼啊!需要大笔开销的化学肥料我还没买呢,最短两个月的成菜期,我都怕这点钱不够买化肥,土地最吃钱了。

    我精心地培育蔬菜种苗,种苗弄好了,这菜就算种好一半。先天性的种苗不是后天化肥能补得过来,毕竟蔬菜不是人,不能透过运动来强壮身体。干这门活的时候,我回到老屋的大棚,特地辟出几块地来培育种苗,一天忙到晚,几个女人看了心疼。

    玉凤说让她和李玉姿来帮我,但这门活不是一般人能做的,我坚持要自己动手。下了种子就等种子发芽。趁这工夫,我领着卫三子去各家承包地选择最适宜建造大棚的场地。

    建造塑胶大棚的场地应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四周无高大建筑物和树木遮阴。如果是在我们山区建棚处应避开风口,应该选择建在南坡处,并挑选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的地方。

    水源问题是塑胶大棚场地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因为塑胶大棚扣棚后无法接收雨水,必须靠人工浇灌来补充水分,以满足蔬菜生长的需要,如果大棚建在离水源远的地方,水分供给会成为很大的问题。

    我从书上看到很多蔬菜大棚由于远离水源而失败的例子,所以建造处我也是亲力亲为。经过一年的实践,我发现选地很重要,并很庆幸老屋后头的两亩大棚选对地方。

    我和卫三子一人背一袋生灰,选好一块地就在地上撒一把石灰,然后用纸笔记录这块地有多少亩、是哪户人家的,详细资料都要写清楚,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两天后一百八十亩大棚建造地被我们规划出来,李成书记还特别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大会上,面对我提出的高额条件,村民们爽快地答应,并且配合地以每年两次分期付款的方式,给付土地租金,每半年一次。

    也就是说半年后我要付出五千块钱租金给村民们。村里有李老太爷和李成书记支持我,再加上我在村里颇有威名,所以大会圆满成功。大会最后是签约,思雅充当起我的临时“小蜜”她端坐在桌后,把笔给每一个上台来签合约的村民,每当一个村民签完字,台下都会响起掌声,然后他就如英雄般走下台去。

    李成书记本来还有些疑惑,不就是租金嘛,你徐子兴打张欠条,我们还怕你跑了不给钱啊?但我觉得人情归人情,手续要齐全。按照国家法律,土地租赁一定要签合约,亲兄弟也要明算帐,所以我坚持把法律摆在第一位,再者搞这么一个签约大会,更能坚定出租田地农民的信心。李成事后说:“你小子,人小鬼大。”

    我嘿嘿地傻笑。***签约大会成功举行不久,县里的批文也下来,明确指示鼓励村民自主创业。

    李成甚至带来一封给我的表扬信,我不置可否,倒把李成乐得不行。我暗自有些担心,这么大的事为什么镇上不派人过来?

    只有跟我关系好的干爹和范叔分别代表镇税务局和镇派出所来祝贺。干爹和范叔酒后吐真言,对我这件事,镇上的头头脑脑们大多支持,只有镇长和他秘书…张天林的jiejie不同意。镇政府专门为这事还开了会,唯一反对的就是这两人,但大势所趋,就算一镇之长也不敢犯众怒。

    按规矩,镇政府至少要派十名干部代表来参加签约大会,但因为有侨商也来投资建蔬菜大棚种植基地,镇上的人当然看不起我这几万块钱的投资,一个个点头哈腰招呼侨商张胖子。

    酒桌上,干爹不无忧虑地道:“小兴啊,今年也不知吹什么风,连假洋鬼子都跑来咱们这穷乡僻壤投资。

    人家可是大买卖、大手笔,一百八十万人民币资金在政府的扶持下,足以建起四、五千亩的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地址都选好了,暂时将邻近于镇上的春江村、春福村、春闹村三个村作为第一期基地。人家财大气粗、来势汹汹,咱们斗得过人家吗?”

    范叔也应和着。我哈哈一笑道:“干爹,范叔,你们别急,听我说…”于是我说出与东方友聊天的内容,两人才稍解眉头。

    “我合计侨商张胖子做的是暴利…蔬菜出口,自然不会跟我抢内地市场。再者他几千亩的蔬菜大棚一下子要建起来也不是一两个月能搞好的,等他建好了,咱们的蔬菜都快大量上市了。”大棚蔬菜一般两个月可以出一批菜,按照这个标准,他们五千亩的巨型基地,最快也要半年时间才能完全建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