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7章早已司空见惯 (第2/2页)
”我神秘地微笑说。 赵如清皱眉不信,问道:“那你说说,这是什么东西。”“这个东西虽然黑乎乎的很难看,但是它很香、很细腻、很柔滑,再加上你们女孩子都是爱美的,不可能无缘无故把这么脏的东西涂在脸上,所以,我猜这肯定是某种有美容效果的玩意儿。” “哇,徐子兴,你好厉害,这都能让你猜到。”赵如清睁着美丽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这没什么,其实我找你是想问一些事情,咱们就开门见山直说了吧!是这样的,我是搞大棚种菜的…” 接下来我把自己准备在春水村搞一个蔬菜基地的事告诉赵如清,巧的是,赵如清研究的正是大棚种菜技术以及防病治虫。我们两个一拍即合,谈起种菜来津津有味,颇有相逢恨晚的知己之感。 “小兴弟弟,你真的只有十六岁?”赵如清眨着眼睛,疑惑地看着我。我神秘一笑,饮了一口茶道:“怎么?你不信?”赵如清摇着头,说道:“看不出来。 真的看不出来你只有十六岁,刚才在种子公司看你第一眼时就觉得你很成熟,看起来至少有二十五、六岁了。”我微笑道:“你这是夸我还是骂我啊?直说我长得像个小老头就得了。”“呸,你本来就是个小老头。” 两人相顾而笑。一盏茶的时间,我和赵如清这个美丽的技术员就成为了好朋友。赵如清为人单纯、率真、性格活泼好动、热爱祖国,更加热爱土地。 从她的言语中,我知道她家是春水县人,父母也是农民,别看赵如清年纪不大,她在大学期间已经用自己学来的知识帮助父母改种优质作物,脱贫致富。 她家在她们村里是第一个万元户,身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她也很受乡亲们的爱戴,在她父母的带领下,全村人都改种优质水稻,两、三年间竟然成了春水县第一大富村。 “什么?幸福村就是因为你才富裕的?”我大吃一惊,万万料不到远近闻名的富村,幸福村竟然是一个小女孩一手缔造的。赵如清昂起头得意地斜了我一眼,说道:“怎么样?本小姐的本事还行吧?” 一个才满十八岁的小姑娘竟然有这等本事,真是令我刮目相看,我不由得谄媚笑道:“厉害、厉害,果然不愧是农大的高材生。”捧了几句后,我说出这次请她喝茶的目的。 “如清,最近你们农技站忙不忙?”现在正值春天,想想都知道农技站忙得要命,不然赵如清也不会黑着张脸跑来买种子,不过我这么问是有目的的,如果她同意帮忙就说明她对我的印象还不错,这个朋友值得深交下去。 “忙啊,怎么不忙?不过徐子兴,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哥儿们。你那大棚的事我帮你搞定!你先把大棚建起来,等有空再来我们技术站一趟,跟我们领导谈谈,到时候我好名正言顺地去帮你。” 赵如清豪爽地拍拍胸口,做出承诺。我大喜,高兴道:“那太好了!你这哥儿们,我徐子兴交定了,你有电话吗?我好联络你。”两人交换电话号码后,因为赵如清很忙,赶着回农技站,连我请她吃中饭都推辞了。 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大多是有真才实料。那时候高考制度才恢复不久,能考上大学的多有真本事,赵如清毕业于农大,愿意在这个小小县城做名技术员,实在是大材小用。 从她帮助幸福村脱贫致富这一点,我就看出来这小姑娘本事大、性格强,简直是巾帼不让须眉,前途远大。这趟县城之行让人备感开心,我坐在回家的客运上,一路上哼着小曲,好不惬意。 车上人不多,碰到路边有人搭车的就要停下来载客,乡下不比城市,城市里的公车只有到站才能停下来,让乘客上车。我坐的这趟车也叫公车,虽然到站也停,但乡下人不管什么站不站的,看到车来了就拦住,直接就上车,司机也高兴,因为他们的奖金是按人头算的。 但这就苦了第一个上车的乘客,眼见司机在县城里开着车,慢慢地逛了一圈又一圈,嘴里还喊着:“春水镇、春水镇、有去春水镇的吗?” 那万年不变的语调比和尚念经的声音还标准。这就是乡下小城,什么都不规范、什么都很乱,但我国却有八亿农民过这种生活。我身为其中一员,早已司空见惯,而且不用担心这里的人会抢着上车,发生东方友和小晴遇到的那种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