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3/4页)
是爱她太深,恭顺得如一只她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忠狗。 然而这只忠狗终于在主人的一再凌辱下,失去忠心,决定离开,另觅一个舒适温暖的窝。 这是她自找的,不是吗? 映竹也想不明白何以她明明深爱着正平,却始终吝惜给他温柔。是因为她自幼摆高姿态习惯了,拉不下脸来做温柔女儿态吗? 回想起旧时点点滴滴的回忆,映竹的心感到一阵阵刺痛。 正平从小就对她百依百顺,知道她喜欢玫瑰花,便央求父母在花园里种植各色玫瑰。 她还记得他们六岁那年,正平一大清早等在玫瑰花圃间,准备为她摘下春天的第一朵玫瑰。 他当时年纪还小,根本不懂玫瑰茎上的刺会伤人。等到他忍痛摘完第一朵玫瑰时,小手已被刺得汩汩流着鲜血,可是他仍兴高采烈地跑来敲她的房门,仰着天真无邪的小脸.只盼能获得心目中的公主的一抹笑容。 她却毫不领情。 她骂他笨,竟然让血滴到她纯白的洋装。他强忍住眼泪,小脸上涨满委屈。 原来她是如此残忍的女人。 映竹内疚地想着,她到底伤了他多少次?一个人又能忍受得了几次伤心? 她一次都受不了,却让正平承受那么多次。 等他再也承受不了时,他自然只有跟她说再见,这能怪得了他吗? 尽管心痛,尽管不舍,她还是决定成全他,甚至没让他知道她也是同样深爱着他。只怪她年轻气盛,不懂珍惜他的美好,才让他误会她没心,才让他在心灰意冷下琵琶别抱。 有苦却不能说的悲痛,让她抛下一切出国深造。她还记得那一天,原以为正平是不会来送她的,没想到却和那双溢满痛楚难舍的眼睛,隔着机场大厅里陌生的人群遥遥相视。 离愁别绪像满涨的潮夕,泛到眼睫。泪眼模糊之下两颗痛苦的心渐行渐远。痛到极点,几乎迷失了她的理智,想要抛下所有的骄傲,求他不要抛弃她。但她咬紧牙关,无声地向他狂吼那句她始终说不出口的“我爱你”转身离开。 失去正平的她,空虚得像一具只会读书、工作的行尸走rou。时光像秋夜的河般缓缓流过,猛然回头时,竟然已过了七年。 这七年间,似乎没什么特别值得记忆的事,有的话,便是楼正平的影子仍像鬼魅般纠缠着她。 尽管他本人已被排除在她的生命之外,他的影像却时时刻刻存在她的生命里。不管是和父母通电话,还是他们来看她,总会有意无意提到正平。说正平在当兵时,人变瘦了、黑了;说正平到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学位;说既然两个人都在波士顿,应该互相扶持等等。 父母的苦心,映竹不是不懂,只是根本没有勇气再见正平。她害怕自己会不顾一切投人他的怀抱,恳求他回到她身边。 她绝对不允许自己做出这种丢脸的事。她在正平眼中是坚强、高贵的,怎么可以像个被人抛弃的怨妇,在他脚边摇尾乞怜? 所以当年一得知正平来到剑桥学园,她的一颗心便悬在胸口,既害怕正平会来找她,又担心他不来。 他终究来了,两人却没遇上。 那一天映竹到指导教授家用晚餐,后来由艾力克送她回家,结果他吻了她。 她多么希望这个吻可以激起她心中的一丝涟漪,可是却失望了。 艾力克那么英俊、优秀,接吻的技术比正平好上几百倍,她却一点感觉也没有。 那时候她才真正明白自己的心是死了,一辈子都摆脱不掉对正平的爱。 隔天室友告诉她,有个年轻男人—长得就像她床头柜上照片的人—在她的住处门口徘徊了一下午。 映竹不知道该觉得幸或不幸,正平来找她,她却不在,他还会再来吗? 结果正平没再来,却使得她在哈佛的最后一年坐立难安。 她曾经闲晃到他的学校偷窥他,瞧见他被一群美女包围。当时他的神情寒酷,颀长的身躯仿佛裹着一层寒冰,凄冷美丽得教人想靠近,又怕被冻伤。映竹吓了一跳,因为她在他身上瞧见了自己,他们就像两口被冰雪封住的死井,无法再生情澜。 直到他在人群中消失踪影,她才发现脸上挂着两行清泪。正平率真热情的天性,何以在两年后消失无踪?他变得就像行尸走rou般,没有丝毫感情,教她心痛不已。 后来,映竹从同学那里得知剑桥学园出名的冰人竟是正平。她不禁怀疑,是谁把他伤成这样?是云琵吗?为什么她抢走正平后,不肯好好对他? 完成毕业论文后,她发觉自己再也无法多忍受一刻想见正平、却不敢见他的痛苦煎熬,刚好指导教授的老朋友——一家著名的科技公司老板——看中她的论文,邀她到矽谷发展,她毅然离开波士顿,和正平相隔千里。 然而这千里之遥的距离仍然无法斩断她对正平的思念。虽然这些年来追求她的男人不少,但那颗被严冰封住的心始终无法为他们融化。 这也是为什么她一直没有回台湾的原因。 尽管父母亲殷切盼望她回去,但她总是找出各种千奇百怪的藉口予以回绝,这次要不是父亲中风,她也不会心软回家。 就在上星期一的深夜,她在睡梦中被电话铃声惊醒,母亲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