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2章面朝病人 (第2/2页)
信写在二十年前。 那时候女人的孩子才两岁。“陈医生,我是第一次见到如此聪明的孩子,真不敢想象,他竟然什么东西都学的那么快。” “出生在一个被正常世界忽视的地方,生活在一个病态的环境里,我是不是应该把他送走?”“这孩子长大后绝对是个天才,但是他现在的种种表现让我觉得很不安。” “他自从学会说话后,就像他的母亲一样,总是喜欢自言自语。不,那种感觉更像是他在和某种我们看不见的东西沟通。” “医生和值班护士都很忙,除了我没人教过他说话,可是我总能从他嘴里听到一些陌生的字眼。”“是他通过偷听医生和病人谈话自己学会的?还是有什么东西在教他?” “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可是这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却让我有些动摇,传闻婴儿时期,孩子能看见大人看不见的东西。难道这些都是真的?” ***“我对这个孩子的一切都感到好奇,但是隐隐又有一丝担心,他就像是一个泥潭一样。靠得越近,就越危险。” “孩子的母亲患有双相障碍,只有在看见自己孩子的时候,才会不那么紧张,为了方便治疗,我们这里的医生总会带着孩子去看她,主要是为了缓解她的病情。” “孩子对母亲有种天生的依赖,他那么小一点,就已经可以辨认出自己的母亲。”“可是让我觉得奇怪的是,这孩子张口说出的第一个字,不是mama,也不是自己的姓名,而是…‘门’。” “我一开始以为是自己听错了,或者那是孩子在无意识间发出的声音,可能当护士抱起孩子离开的时候,他用那粉嫩的小手指向关着自己母亲的房门,嘴里反复说着同一个字…门。” “他似乎在向我们表达自己的意思,他想要靠近那扇门。”“这是最让我不安的地方,我盘问过病院里的所有人,没有一个人教他说过这个字!” “没有人教,他却念出了这个字,并且还清楚这个字的意思。这些是谁告诉他的?难道我的办公室里还有其他东西存在?”“后来发生的事情更加恐怖了。 抱着孩子的护士和我进入三号病房看望他母亲时,这孩子看着走廊尽头,双手摆动,好像是在和谁打招呼。”“当时我看的清清楚楚,走廊里除了我们外并没有其他人存在。”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我也不会太过担心。”“但是随后,护士也发觉不对劲,就问他在干什么?跟谁在打招呼?” “这孩子当时结结巴巴的说了三个字…何亚军。”“护士不明白这三个字的含义,以为孩子只是咿咿呀呀随便喊喊。 她没有放在心上,抱着孩子进入走廊深处。”“其实当时我很想拦住她,因为何亚军确有其人。 在第三病栋建成之前,有一位工人出了意外,那个人的名字就叫做何亚军。”“这件事连病院里的医生、护士都不知道,他怎么会偏偏念出何亚军的名字?” “我站在病室门口。看着护士抱着孩子走远,当她走上楼梯的时候,小男孩再次朝护士身边无人的角落摆手。” “说实话,我见过那么多患有诡异病症的疯子,从来没有害怕过,但是那天在走廊上,我头一次感受到了恐惧。” “经历这件事后,我对他更加留意了。”第一封信到此结束,直到最后院长都没有说这封信要寄给谁,陈歌全部看完,只在信的开头找到了陈医生三个字。 “姓陈?难道是我父亲?可他一个开鬼屋的和医生这职业八竿子打不着啊!”陈歌满心欢喜以为找到了自己父母遗留下的线索,现在来看,是自己太乐观了一点,打开第二封信,里面的内容更加诡异了“陈医生,我们有必要见一面,事情已经有些失控了。” “孩子刚刚学会爬的时候。就会去主动寻找自己的母亲,第三病栋里没人清楚这孩子是怎么离开办公室,自己跑到三号病房外面的。”“其他护士和医生也发觉这孩子身上的问题了。 他很少哭,总是对着某些地方笑,越到晚上越开心,表现的根本不像是一个孩子。”“他学习能力极强,说话也变得流畅,可以准确说出一个一个的词语,但是他说出的那些东西总能让人感觉恐惧。” “可能是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我们不同吧,他把服用镇定、安眠类药物的病人叫做玩具,看着他们就像是看着死物一般,” “他还会对着失去理智的病人挥拳、拍手,面朝病人,目光却盯着病人的肩膀,仿佛病人肩膀上有什么东西。”“最令人不解的是,他很喜欢跑到三号病房外面,也不进去。 就直直的盯着房门,能一个人看一下午。”“有医生和护士建议我将这个孩子弄走,交给福利机构抚养,他们也被这孩子整害怕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