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章媒妁之言 (第1/2页)
第19章 媒妁之言 就是一位年纪稍长的武夫。“性情如何?”辉霞县主不介意武夫出身的男子,莫忘宁王傅家都是从军出身的。 “为人富正义感,交游广阔。”宁王妃周氏对苏进不熟,所以说得很笼统。“听起来是有为青年,怎么这个年纪仍没说亲呢?”好歹有宫中护卫之职。 难道有隐疾?“相比他的哥哥们,苏进为人低调,也没有桃色纠纷。”宋嬷嬷听到王妃的说辞真是捏一把汗,平日长袖善舞的周氏怎么总在辉霞县主面前如此诚实? 辉霞县主盯着大媳妇,她料到周氏是不敢欺瞒“桃色纠纷是怎么回事?”这就是苏进迟迟没有说亲的原因吧。 周氏是敬畏婆婆的,她不敢隐瞒,但又要想法子将苏进推销出去。陈洪光已被婆婆打枪,不推苏进,之后的人选更不好挑。宋嬷嬷轻咳一声,提醒主子,辉霞县主正等着。周氏硬着头皮说:“苏进的哥哥们,除了体弱多病的长子外,其他都是纨绔子弟。” 去年京郊发生骗案。一位到京郊慈山寺参拜的杨姓贵女,邂逅了风流倜傥的书生。书生称在慈山寺附近居住及温习,以应付乡试,在书生多次以诗传情后,杨姓贵女芳心暗许。 本为祖母到慈山寺祈福的杨姓贵女,很快就忘了到慈山寺的因由,并住在慈山寺的厢房越来越久。 在书生忽冷忽热的攻势下,招架不住,私定终生,后来,杨家到慈山寺欲带贵女回城县,终揭发贵女与书生私定终生之事。杨姓贵女本有一门娃娃亲,闺女与来历不明的书生私定终生之事使杨父怒不可遏。 在慈山寺外大吵大闹,惹人侧目,那样一闹才知与书生私定终生的闺秀可不止杨姓贵女,当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等等出现时,杨姓贵女才清醒过来,可是,已与书生有肌肤之亲,骑虎难下,非君不嫁。 当时在场的闺秀都跟她处境一样,书生见事情一发不收拾,便连夜逃走,后被缉拿才知那是京城的苏姓纨绔子弟,父亲和弟弟皆当官。 本在京城因调戏官家小姐而被人记恨的苏姓纨绔,被苏父下令躲在京郊,后因呆在京郊无聊,便跟相貌娟好之贵女玩男欢女爱的游戏,虽然事情都是双方你情我愿。 但苏姓纨绔以欺骗得到众闺秀的信任和爱意。闺秀们不但失了清白,心灵也受伤,而苏姓纨绔只是罚银両了事,如此轻判,当中少不了工部侍郎的施压。 辉霞县主木无表情看着周氏,那是什么鬼人选来的!每个世家大族有一两个纨绔都不是新鲜事,树大总有枯枝,反正世家养得起,不扰民,不送官即可。 “所以,苏进不是有残疾,不是游手好闲之徒,也不是宠妾成群的问题而无法说亲,那些给他扯后腿的兄长才要主因。”辉霞县主陈述。假如颜雪庭嫁过去,分了家倒还好,只需顾好自己小家。不分家的话,不就常常要受那些无赖拖累! ***辉霞县主静候宁王妃提供第三位人选。前两位她都不满意。如果她没遇到武信侯陈氏的话,她会觉得陈洪光会是一位良人。 陈家女为了陈府利益,费尽机心无可厚非,但为了娘家利益而不顾夫家利益倒是万万不可。陈家如此教育闺女,可见儿子的教导都差不多。 辉霞县主可以预见将来陈家会为了自身利益把媳妇的所有私有化,并且会将其价值一滴不漏耗尽,如此危险,不适合颜雪庭。别人家的联姻与傅家无关,何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