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1/2页)
第二章 看着爬满霉菌的天花板在灯光下忽明忽暗,听着黑暗角落里时断时续的滴水声,任作桢从未觉得如此悠闲过,即便是学生时代的最后一个假期也不过如此,他的意识有些恍惚。 但已然清楚自己的处境,尽管四肢都被电子锁固定,连yinnang也被套上了环,他仍能勉强转动脖颈,向着右上方的摄像头微笑致意。长期的底幅电击,让他全身的括约肌都失去了控制---随时可能流出的秽物,经常把囚衣染得恶臭不堪,令狱警难以接近。 在经历了几次不愉快的清理工作之后,狱警们干脆剥去了他的衣物,任由他赤裸着就地排泄,并为他配置了移动水箱以便清理现场。任作桢并不觉得羞耻,反而认为这都是殉道者所必须经受的磨难,甚至为此感到…兴奋。 是的,他从未被人如此重视过。任作桢作为次子,没有分配到烈属福利,反而备受同龄人的欺凌,在冰冷的童年,没有父母的保护与安慰,他只能像受伤的幼兽般独自添舐伤口,他自幼身材短小,因体质太差而无法参加各种运动,尽管相貌清秀。 但他羸弱的身躯根本不能让女性依靠,因此从未得到过青睐。无尽的折磨中,只有伟大的丝族历史能为他带来慰藉---每当他感到痛苦时。 就会翻开历代先贤的传记,想象着丝族的祖先们会如何应对自己的困境。任作桢一无所有,可他毕竟还是丝族人,这是他惟一的骄傲。 千里镜川,万年丝谷,祖辈们不曾更改过的习俗是丝族人强大的根基。无论当世之人多么地浅薄,历代先贤始终与他站在一起。进入大学后,他愈发觉得孤独。 学生会与社团中充斥着享乐主义者,他们对丝族传统文化不屑一顾,对合成纤维带来的产业危机熟视无睹,在任作桢眼里,他们过去不是丝族人,现在不是丝族人,未来也不会是丝族人。 只是一群无名无姓无根无源的期货尸体。任作桢用纸笔与乐器记录着自己的痛苦,摸索着创作了一曲采桑调,当然。 除了一些毫无营养的奚落,他的仿古作品没能收获更多的评价,但对他而言,这是他复兴丝族文化的第一战,他要用被祖先祝福过的笔与剑,与这个病态的社会作战,直到一方被消灭。 在实习季,同届学生大多为了卡西姆集团的岗位而争得头破血流,唯有任作桢默默地去了故乡的生丝企业,与三班倒的厂妹们同呼吸共命运。校方不能理解他的决定。 毕竟以他的专业成绩,早已被卡企技术部预订了,然而在任作桢眼中,为了盈利而向年轻人兜售梦想的企业,根本不值得他效忠。 坚持传统工艺,为千万丝族人解决就业的旧式工厂,才是他心中的圣地,在一片讶异的目光中,任作桢正式进厂了,在为同事讨薪而被暴力赶出厂前,任作桢的朝圣体验还算良好。 在他的理解中,历史悠久的生丝产业与传统文化不可解藕,与当代丝谷的繁荣强盛更是三位一体。 作为丝族历史的直接继承人,厂妹们无疑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他想说,即使加班不可避免,至少能按时领薪。 然而这番见解,还是引来了厂方高层的一致嘲笑---他们在任作桢的身上,看到了父辈愚昧保守的影子,而这种强烈的穿越感,与青春期父子冲突的屈辱混在一起,将敢于发表意见的任作桢推离出厂。 任作桢可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毕竟不被人理解才是常态。离别之际,天气差的像他入厂前体检的那一天,恶毒的骤雨打得他有些睁不开眼,磨得发白的安全鞋很快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