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明美眉_第208章说出这些话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8章说出这些话后 (第1/2页)

    第208章 说出这些话后

    众女们齐声惊呼,因为她们看到了电!严格地说,她们看到的,只是电所形成的火花,袁承志不仅制作出了电。

    而且还弄了整流设备,也就是把手摇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整流成了直流电,正负两极上产生出来的电压相当高,这才产生了电火花!

    袁承志停下了摇动,电火花也就不再有。袁承志把电火花的两极,接到了一个塑料箱子上,用力摇动他的发电机,良久之后,直到累得气喘吁吁,这才停了手,示意何捷接替他,何捷虽然不明白是要做什么,可她对袁承志那是百分之百的信任,只要公子让她做的事情,她当然要努力去做,不一会儿,也摇得香汗淋漓,袁承志又接替了她,众女在一旁惊奇不已,只是瞪大眼睛,看着袁承志的表演,聪明的何捷,叫来了二十名士兵,这才让袁承志闲了下来,只是在一边指导。

    简单说,那个塑料箱子,是袁承志制作出来的一个蓄电池,制作出来有什么用?这个嘛,要袁承志慢慢研究了,因为在这个时代,想要找几个用电器,还真是不容易,只有一家可以制作,那就是袁氏制造!

    ***第二天,袁承志的士兵们,就在他的吩咐下,开始了制作各种各样的电线,灯泡,开关之类的配套设备,由一开始的不能用,到后来的渐渐实验成功,袁承志着实花了不少时间。

    尤其是制作那种精密的钨丝,并不是当代人可以制造的,那当然就由袁大公子亲自制作示范。

    最后士兵们灵巧的才学会了一些,这也就足够了。其后的八天,袁承志一直忙于制造各种用电器,手电筒是袁承志制造成功灯泡之后的第一个实用型的用电器,灯泡更不在话下,至于制作高压电击设备,这个活儿太细,一时还不能成功。

    即便是这样,也是让众女惊奇得睡不着觉,天天围着袁承志问这问那,为袁承志的惊才绝艳所倾倒不已,活泼开朗的何捷和若克琳,更是恨不得天天腻在袁承志怀里。袁府的灯,是电灯!这一消息,很快在京城的达官贵人中传开,慕名来参观的官员,包括首辅,太子,皇后,贵妃。

    最后崇祯皇帝也得了消息,作为皇帝,如果亲自来视察,显得太失身份,于是一道圣旨,将袁承志调进皇宫,让他给自己的干清宫装上电灯!发电设备,就用风力和人力结合的一种发电机,自然是袁氏制造!到皇宫安装电灯!

    这可是新鲜事,何捷带领五十名手下(士兵)用车装着各种设备,与袁承志一起,浩浩荡荡进了皇宫,这一次,袁承志在大摇大摆地进了皇宫。

    来到干清宫,有了何捷和五十名手下,自然不需要小太监之类的伺候着了,皇帝平时并不在这里,于是陪同袁承志的,只有皇后和袁贵妃两人,胆大包天的袁承志,将指挥的活儿交给了何捷,他自己就拥着周皇后和袁贵妃,日日行乐,鱼水交欢,倒也快活,晚上的时候。

    当然就不能住在宫里,于是袁承志等人撤走,周皇后和袁贵妃就结束了一天的快乐生活,继续回到各自的住处。又是五天后,干清宫和坤宁宫,都装好了电灯,尽管每天只能使用两三个时辰,可对于皇宫里的古代人来说,也算是够用了。

    而且袁承志给他们设计了蓄电池,尽量延长使用时间,崇祯皇帝非常高兴,立刻命太监赏赐了袁承志几件皇宫中的珍宝和二十万两白银,问及袁承志是不是愿意做官时,袁承志摇了摇头,崇祯无奈,皇后却一直怂恿,崇祯只好给了袁承志一个匠王的称号,这个匠王,既不是真正的王爷,却有着王爷的职位,没有实权,按崇祯皇帝的话说,就是袁承志可以管理全国的匠户。

    明代的百姓,按祖先的职业,分为军户,农户,商户,匠户等,管理极其严格,军户就是专业军人家庭,其后代也要从军,战事一来,必须应征入伍。

    农户自然不用说,祖祖辈辈务农。匠户呢?就是世代为工匠,父传子,子传孙,有时候就形成了一门绝艺,世代相传。袁承志就成为了大明的匠户的王,称为匠王!这可是一个特殊的称号,既显示了无比的荣耀。

    同时能管理匠户,也是一项特权。孟伯飞接到了马湘兰的传讯,星夜赶往京城,这日来到袁府时,惊了一跳:只见袁承志的府门前,本来的袁府二字,换成了匠王!大门口两排大明制式士兵把守,气派非常,孟伯飞心里既是高兴,又是担心。

    高兴的是,如果袁公子是真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