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章要魏主立场 (第1/2页)
第9章 要魏主立场 此刻受了瞿家的贿,一举而两得,便首点了去。任凭潘家老夫妻俩痛哭力争,说已有了人家,总是不去睬他,不久即送入都去。可怜胡逸民病尚未好,得了这个消息顿时雪上加霜,一命呜呼了。 那个潘娴德到了宫中,义隆帝大加宠爱。不到两年便封为淑妃。淑妃实也慧黠善媚,因此义隆格外爱她,淑妃需要什么物件,终是有求必应,义隆帝从不拒绝,这时却气坏了一人,阅者知道是哪个?就是皇后袁氏。 本来义隆帝与袁后伉俪之情甚笃,平空来了个潘淑妃,分去了杯羹。袁后怎不要发生怨恨,便时时诈病卧床,不愿与义隆帝相见。 好得义隆帝此时有了潘淑妃,便也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只要朝政一了,便回到西宫与潘淑妃饮酒取乐,再也想不着袁后了。未几,淑妃又产了一子,义隆帝便取名曰濬。 潘淑妃自从生子以后,义隆帝更是宠爱异常,只是义隆帝日纵yin乐,一个人哪里经得起旦旦而伐之,并且宋主的身子,向来并不结实,这样的被潘妃所迷,义隆帝便一天一天的精神恍惚,病骨支离了。 于是一切朝政,尽行交给彭城王义康管理,这时袁皇后却真病起来了,原因不外乎因妒生愤,因愤成疾,一天一天的加重。 到了元嘉十七年的孟秋十六的晚上,竟有不起的现状。义隆帝入视后疾,见了这副情形,执了袁后的手,流泪不止,本来义隆帝与袁后恩爱,因潘妃得宠,不免分情。 这时义隆帝也自悔薄幸,所以执了袁后的手问她有什么话儿,袁皇后只是不答一句话儿,眼眶子流泪不止。不多一会,她便将被儿掩了面目,一阵气喘,竟是饮恨而殁,义隆帝好不悲伤。 这时皇太子刘邵,已是十五岁了,他也知生母袁后的死因,为了愤恨潘淑妃的缘故,他便怀恨在心,预备将来复仇,正是:记取今日深仇恨,待看他年报复时。*** 话说义隆帝自袁后病殁,不免悲伤稍过,他本已病骨支离,便因此又增加了几分病儿,潘淑妃自然不离左右的伺候。宫中一切,仍由皇姐会稽长公主主持。 朝中的事,统由彭城王义康用录命处置,因此义康权重一时,势倾远近。讲到义康的一生定评,却有八个字能够包括了,那八个字便是:聪慧有余,才学不足。所以后来弄得势尽身亡,这且不提。 且说现在的义康王,正在赫赫一时的时候,谄事他的人,计有领军刘湛、长史刘斌、王履、刘敬文、孔胤秀等数人,其中尤以刘湛和孔胤秀二人,心怀叵测,暗存拥戴义康为帝,时谋蠢动,义康王却并不知道。 未几,义隆帝药后有灵,沉疴渐起,也闻如了刘湛等的jianian谋,以为义康王必与他们串通一气,便存了深心。 当晚即密诏前扬州刺史殷景仁入宫,商议秘事,原来殷景仁先时曾有密本奏与义隆帝道有“义康王职权太重,非国家之福,宜加以裁制”等语。故义隆帝独召殷景仁入宫相议。 殷景仁即夜入深宫,见了义隆帝,便密议如何收诛刘湛等jianian党,及黜退义康王的计划。殷景仁便设计擒住了刘湛、孔胤秀、刘斌、刘敬文等人,尽皆杀戮。 义康王见所诛的人尽是自己心腹,便知义隆帝起了疑忌的心肠,急自上表辞职。义隆帝即下诏出义康为江州刺史,义康归去时入宫辞行,涕泣而去,这时,殷景仁收捕刘湛余党甚严,骁骑将军徐湛之,亦是刘党,被捕定了死罪。湛之的母亲。 即是皇姐会稽长公主。公主闻报,便取了一个锦囊,到义隆帝面前,开了锦囊,取出一件缝补的布衫,涕泣对义隆帝道:“此衣便是我母为汝父所制,当时汝父的寒苦,是何等景象。 故我母临终的时候,便将此衣嘱咐与我道:‘后世子孙,若有不念旧时寒微、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