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9章九月初四 (第2/2页)
下埋着两根…大红薯,你去把它挖出来,”“柜…柜子里…有一缎三十寸真丝绸缎,你找出来在身上藏紧了。”“咳咳咳…”妇人开始咳嗽起来。 她又气若游丝地道:“三儿…娘亲死后…你就带着红薯和绸缎一直往东边逃…路上饿了就吃红薯…紧些吃…到了有粮食的地方…就用绸缎换些银子…那是娘小时候捡的雪蚕真丝…能换不少银子… 你已经十五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拿着换来的银子在那边谋个营生…再安个家…一路小心…千万不要再回来了…” “母亲…”王三小目眦欲裂,他看着母亲那满脸的痛苦,听着母亲诀别的话语,心头悲痛万分!犹如被钢刀搅合!他想哭,他想喊,可是他没有力气!他太饿了!他连跪在地上的力气都是硬撑出来的。妇人刚说完这句话,眼神就慢慢黯淡下去。 不一会就和这个干瘦的少年永别了。少年将母亲埋在自家院子里的枣树下,和父亲,祖父,祖母葬在了一起,他挖出两根足足有小腿粗的红薯,不禁感慨万千,这可是救命的食物啊!母亲却留给他! 他找到柜子,取出雪蚕真丝,薄如蝉翼,透如清水,滑如油脂。这是东土最昂贵的衣料,只有皇室,贵族,宗门,才能用得起。一寸能值百金! 他不明白母亲当初为何不拿着这个发一笔财,不过现在想这些,也是晚了。王三小给家人磕了几个头,便带着红薯,真丝和着逃荒大队去了。陇梁郡,喜登县,杨家村。阡陌里,路道上,树下,河边,都零零散散的倒着皮包骨尸。 毫无例外的,每具尸体的肚子都鼓胀的很高,像是怀胎十月的孕妇。尸体的表皮早已风干,有的嘴里还有些草屑,看样子生前为了充饥吃了很多草,可依然逃脱不了成为饿殍的命运。 这些人都是吃了观音土,拉不出屎来,活活撑起的。观音土看起来就像面粉,能入食,却不能消化,不吃会饿死,吃了还会死,可是饥饿实在是比死亡还要令人恐惧的存在! 依然有很多人铤而走险,就是撑死也不愿活活饿死!杨家村,杨海家。杨海的父母早在几日前就饿死了。尸体刚下葬。 就被邻居抛出来吃了。杨海不忍吃人,只好带着妻子和女儿挖观音土和水做饼吃。六岁的女儿饿的像是一具干尸,可是她的肚子却鼓胀如球,她躺在榻上,无力地望着父母,那如月亮的眼睛里有希望,也有恐惧和痛苦。 灶台旁,杨海正在煮汤。浑浊guntang的水里浮动着草茎和树皮,甚至还有皮革。妻子正用观音土和面。 她每次用力都显得力不从心,好像要倒下去似的。夫妻二人的肚子也有些鼓胀,他们知道,他们离死亡不远了,可是他们不愿意就此放弃,放弃这个可爱的女儿,在他们做这一切的时候,他们的女儿却已经慢慢死去了。村北头的山坡上,两个人影,一个篝火,不时响起一阵啃咬骨头的声音。 篝火架上,一个人的大腿正在上面炙烤着,飘出一阵rou香,两个干瘦的男人各自啃咬一块大rou。看起来。 是人的手臂,而在他们不远处,一座新坟已经被人挖开,棺材衣服洒落了一地,唯独尸体被切割成好几块,已经肿胀腐烂,发出阵阵恶臭,少了一只大腿,两只手臂,很显然,两人所食正是此尸。 这具尸体,是两人大哥的,前天饿死,今天便被他们吃了。别处,更多人在争抢草根树皮,凡是能吞下肚子里去的,都为之以命相搏,出卖一切。女人们,则自我贩卖,只为换个半个馒头。 男人们,为了吃一口,更是无所不用其极。更多的人,都在逃荒,一条绵延的逃荒阵在陇梁铺开,往安京而去。***大争十二年,九月初四,黄昏时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