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和亲_第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2/4页)

至于这位‘妍妍公主’,就交给在下吧!”

    才说着,他使冷不防拉了秦曼玲一把,秦曼玲一个重心不稳便跌入他强壮的臂弯中。

    “你--?”

    耶律靖臣的话,让在场的人全都震惊不已--他为何知道这个只属于他们五个人的“最高机密?”

    脑筋转得最快的秦曼玲率先做出反应。“喂!大个子,你不知道男女授受不规吗?怎么可以随便搂住本公主,而且,胡乱说些大逆不道的鬼话?”

    这是耶律靖臣第一次在这么近处和秦曼玲“正面冲突”令他内心大为激动,尤其秦曼玲正用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直勾勾的盯住他不放,更令他不由得亢奋起来。

    好一张俏丽而朝气蓬勃的脸蛋,这和他印象中的大宋女子截然不同,甚至比他们辽国的女子还精力旺盛,充满生命力。

    耶律靖臣发现内心深处有一股莫名难言的情愫,正在迅速茁壮扩大。

    “喂!大个儿,你哑啦!你怎么不说话了?”秦曼玲见他呈现呆愣状态,不由得把音量加大。

    “在下是沙律齐,诸位稍安勿躁,事实上,王爷他早已知道你们的“计谋”所以才将计就计的召来在下,暗中协助保护你们!”耶律靖臣按照原订计画说道。

    事实上,真正“将计就计”的人正是他自己。

    秦曼玲一伙人这才松了一口气,虽然还是很诧异。

    但很快的,秦曼玲又提出疑问。“这么说来,王爷已知道这桩婚事背后真正的阴谋了?”

    必于这点,正是秦曼玲一直想查明,却未能如愿,令她大感遗憾的“关键真相。”

    耶律靖臣好喜欢她的机灵反应。“宋--,圣上他是想在和亲途中杀掉公主,嫁祸给北汉和大辽,以借口北上,发动战事,另一方面,则希望藉公主之死,而让王爷全力加入战争,提高兵力,万一王爷知道真相,则又可趁机给兴师问罪的王爷套上个‘显有贰心’之罪名,而出兵杀之。这正是当今圣上的如意算盘,也是这桩婚事背后真正的阴谋,而王爷就是不想让女儿白白牺牲,又想成全女儿的恋情,才未揭穿你们的‘计画’,反而暗中协助。”

    对于自己此番流利的说词,耶律靖臣甚感满意。

    “看来王爷他还不笨嘛!瞧他外表看来一板一眼,不知变通的耿直貌,真亏他想得出这样的权宜之计!”秦曼玲有些意外。看来我识人的本领,还是有待加强。

    “妍妍,不可对王爷无礼!”奶娘厉色的纠正秦曼玲的“无礼”语气中倒也无真正的责备之意。

    秦曼玲马上就耍皮。“冤枉啊!人家可是在称赞王爷他的善于变通呢!”

    若非情势不允许,他们还真想继续欣赏秦曼玲和奶娘之间精采的“唱双簧”表演哩!

    “启禀头目,外面那班杀手已全数解决!”札儿赤适巧前来通报战果。

    耶律靖臣甚感满意,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很好,你们轮流守夜,未当班的人先行休息!”

    “是!属下这就照办!”必恭必敬的回答之后,札儿赤便又离开房门外,执行命令去。

    待札儿赤一走远,秦曼玲便捺不住满心好奇的对耶律靖臣提出疑问。“你是头目?山大王吗?”

    “如果我说是呢?”耶律靖臣觉得有趣极了,眼前这个小姑娘的说话方式和举动实在新鲜好玩。

    秦曼玲定定的看了他一眼,看得他心湖一片波涛汹涌。

    “不!你不像是山大王,你的语气中有一股难言的威严感,而且说话方式很有教养,证明你是个读过书的人,如果你真是山大王,未免太大材小用了。”这是秦曼玲真正的想法。

    好个冰雪聪明的俏姑娘。“反正我和你们是同一阵线的,现在,来谈谈接下来的计画吧!”

    愈和秦曼跨接触,耶律靖臣就对她愈加志在必得。

    他的一句“正经话”让屋内的人全都全神贯注,围着圆桌生了下来。

    耶律靖臣情不自禁的将坐在他身边的秦曼玲搂在臂弯中,却招来秦曼玲的“拍手抗议”--拍开他那不安分的“毛手。”

    “喂!你安分点,就算你是王爷派来的人,也不准你乱吃本姑娘豆腐。”既然同是“知情”的人,秦曼玲对他就不再“以礼相待”本性展露无疑。

    耶律靖臣耸耸肩,无辜的说道:

    “我们同是江湖儿女,理应豪放率性,妍妍姑娘又何必如此拘泥小节!”

    你该深感荣幸才是,放眼天下,想被我耶律靖臣拥在怀中的女子可说不胜其数,我都不屑一顾,唯独对你另眼看待。何况,我正是你一直挂在嘴边的大英雄“耶律靖臣”哩。

    不过,他并不怪她,因为她并不知道他真正的身分和面貌,否则的话…呵!

    秦曼玲可不吃他那一套,在二十世纪时,像他这种死皮赖脸的男人,她看多了。“既同是江湖儿女,你就该以真面目示人,才有诚意,你应不至于丑得足以吓退孤魂野鬼吧!”

    一向手比嘴快的秦曼玲,在话还没说完之际,便出其不意的扯掉他脸部的掩饰。

    霎时间,满桌的人完全呆愣住了--

    好个器宇非凡,英俊挺拔的出色人物!

    尤其司徒长风在瞥见他的庐山真面目时,眼底闪过了一抹昙花一现的诡谲光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