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边草_第5章山风四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章山风四起 (第2/2页)

果、零食、饼干、矿泉水几乎没断过,可闻到饭菜香我们还是忍不住叫了好几个菜。

    跟山下馆子比这里的价格是要贵不少,但也的确很好吃,是正宗的农家家常味儿,在吃饭的过程中,邻桌有个老头看上去是本地人,一直端着酒杯在那儿高谈阔论,像是在给外地游客介绍这边的情况。

    我听了一下,大致的意思是:这个院子是景区开发办出钱出人帮忙修的,以前这里只有四间泥瓦房,楼房起好后三兄弟各占一栋大的,小的归老两口。

    农家乐办起来以后,三栋大一些的楼全部腾出来改成客房,一家人就住那栋小的。这个农家乐其实是景区开发办的摇钱树。

    山下那些放风声说走这条小路不用买门票的人都是托儿,目的就是为了吸引那些爱占便宜的游客,等这些人上去以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结果大多数就只有投宿在这边。

    听完那老头的话,我们这才恍然大悟,不过也没啥大不了的,反正出来玩就是要消费的,何况咱二姨也不差钱。饭倒是吃上了,可二姨仍然为住宿的问题发愁,继续赶路不太现实,因为都很疲倦。

    而且走夜路安全还是个未知数。于是她又找到老板商量,那老板是个中年人,据说是三兄弟中的老大,个头不高,人也清瘦,一看就是个猴精猴精的生意人。

    在他身后还站着一个相貌淳朴的村姑,或许是老板娘,眼睛在不停地打量着我们三人。老板说最近是旺季中的黄金季。

    他实在没有多余房间安排给我们,除非我们自带了帐篷和被褥,可以免费提供场地给我们扎营。这不废话吗?我们又不是有备而来,哪会有这些户外装备?再说谁不知道这山上昼夜温差大。

    在这儿露营晚上不得冻死啊!就在这进退两难的时候,老板身后的村姑发话了:大当家的,我瞧着他们也都是本分人,咱老爷子那间房不还空着吗?要不让他们住那儿将就一宿?

    二姨赶紧接过话茬说:对对对,我是单位上的人,这俩孩子一个是我儿子,一个是我亲外甥。

    这不放暑假吗?我特意带他们来徒步登山磨炼意志的。要是有空房,你给通融通融,好让我们有个落脚的地方休息休息。价钱方面都好说。

    我想要不是因为威少新染了黄头发像个古惑仔,以二姨大方得体的言谈和举止以及优雅脱俗的容颜与气质,再加上我这个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人家恐怕早就把底儿交给我们了。老板娘这么一说。

    那老板只好顺水推舟道:我们自住那层有一间房,以前是老爷子的,年初老爷子刚走,你们要是不忌讳就凑合着住进去吧!先说明啊…只有一张床,两百块一晚上,不包早餐,一会儿把身份证拿出来给我媳妇儿看看。

    经过一番折腾,住宿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此时天已黑尽,山风四起,忽然感觉身上凉嗖嗖的。

    刚爬上来那会儿我们都还穿着短袖,吃饭时额头也有冒汗,然而现在只能是巴不得赶紧躲进屋里了。老板娘打开铁签子门,把我们迎上二楼。

    她介绍说底楼是柴房和猪圈,老二老三两家人住三楼,老爷子跟他们一家住二楼,平时从来没让外人上来过。如今老爷子驾鹤西去,他那间房已经闲置了一段时间。

    老板娘协助我们简单收拾了一下,待坐下来我才发现这房内空间还不算狭窄,但陈设之寒酸却不得不令人唏嘘。靠墙是一张老式木床,床对面有一个半人高的立柜,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家具。

    柜子上放着一台黑白电视机,头顶吊了一盏散发昏黄色光亮的钨丝灯,这就是屋内的全部电器。

    门内侧墙上悬坠着的电灯开关线悠悠摇摆,仿佛在诉说那过去的故事。很难想象,这里是曾经的一家之主的卧室。为掩盖室内的冷清气氛,威少打开了电视机,原以为这里没有闭路,顶多能收个中央一台,谁知调了一圈“耳朵”下来,能收不少台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