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5章如此整齐 (第1/2页)
第285章 如此整齐 如此整齐修洁,绝非人手所能雕琢得出来。由崖前起直达对岸,湖水上空竟埋伏有道家极厉害的禁制十二都天九宫神煞。湖中设有灵光回影之法,在水中现一圆光,向天照去,将远近地面上景物摄向天空,再往圆光中倒映下来。 凭着自身功力,以定所照地域大小,只要能照到下面人物行动,便是纤微毕睹。虽不比佛道两家心光灵瞩、圜中视影来得灵妙,却也是旁门中一种最高的法术。 阴魔从灵旗竹气鉴别出是枯竹老怪的独特纹路,知此怪物必非红发老祖党羽,但也包藏祸心,正好予以挑明。只须弄散蜃影禁制,红发老祖定必兴问罪之师,得以驱虎吞狼。 只惜枯竹老怪五行法力深厚,要不动声色而加以拆解,颇费工夫。丑女也受感应,随拆随补。直至眼看功成,易静、癞姑、李英琼三女已然飞过。 三女在天狗坪不足二百里外,一同降落。易静认为癞姑无须陪同受辱,寻一藏伏之地,到子夜人还未出,便遥为应援。 癞姑知易静性情刚直,口舌从不让人,谈锋犀利。况又加上一个李英琼也是百折不屈的天性,终必拼命无疑。因路过妙相峦前,觉到有法气波动,有禁制隐蔽山形,欲往一探,当即应诺。 癞姑刚转归途,忽觉景物变异,前面有一极整洁清幽的山径徐徐现出,不带一丝邪气,便扬声喝问:“哪位道友弄此玄虚,何不出见?”语声才住,便听对面一个少女口音答道:“癞jiejie,原来是你,你想不到在这里遇见我们吧? 待我先把你来路一带禁法撤去,你如冲破,我们没法复原。暂时许还要用它,请稍等一会,我们便出来了。”癞姑忙运法眼查看,却不见人。那语声似由对面崖上传来,所隔还远。 听出口音甚熟,是两个故人,方瑛、元皓。二人前身便是志同道合的好友,自幼好道。二十多岁上正是明季天启昏庸,逆阉柄权。二人灰心世事,一同弃家学道,向天立誓,谁先成道,便来度另一人,然后千里裹粮,分途到处寻访仙人。 方瑛终于寻到西崆峒,见宝光上腾,被引往广成子旧居仙府,得到一部道书玉页金简。那道书共只五十四片玉页,七章 金简,上面尽是漆书古篆。古篆而外,还有好些符在上。发现时,似有人在耳边警告,说此书精光上烛霄汉,只可在东偏石室藏看无妨。将书拿出洞,或往别室观看,均不免有奇祸。 仗着说文篆引,读书时也曾研究,方瑛便在洞中住下,早晚二次朝天虔诚跪拜,口称广成子的法号,通诚求告,请示玄机。无意之中,解出了多半章,有“风雷辟魔” 字样,照头两章大意,先把气息调匀,澄神默念,手朝洞外,一口气把所记的符画完。忽然山崩地裂,霹雳连声,火光一亮,随着大片雷火烈焰,无数崩裂的洞石,黑狼也似翻滚而下,满山坡雷火横飞。一符一雷,灵效非常,随心所指,无远弗届。 由此推详领悟,豁然贯通,悟彻玄机,尽得全书秘奥。正要出山探寻良友踪迹,元皓忽然寻来,也得了一位旁门散仙传授。 那散仙性情古怪,自从见面,便带元皓往东溟海边一个滨海荒岛之上,只管每年两次按时前来传授道法,历时五年,却不肯收为门徒,也不肯说出名姓来历。月前散仙赐下几件法宝,说方瑛在此得了古仙人所留道书,令来相晤同修。 元皓前居小岛,风景清幽,海天万里,波澜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忽然来到这等荒寒僻陋之乡,所居洞府偏近山阴一带,景物荒寒,洞又残破不堪,老大不惯,立主迁居。 方瑛也并非不想移居,一则那洞是自己发祥之地,再则那道书后页偈语,说此书每每四百九十年出现以度一有缘之士。得书的人精习之后,必须将它埋藏在原发现的石xue之内,外用法术封禁。 如不遵从,一带出洞外,书便化去,取书的人也还有奇祸。方瑛虽将全书记熟,并已解悟,到底是日夕相对的天府秘籍,平日珍如性命,一旦埋入地底,永不再见,也是有些难舍。不料元皓惊动了一个异派中的能手,跟踪寻来。 方瑛因洞中玉叶仙籍夙有传闻,由古迄今,也不知有过多少人来洞中发掘守候,洞中居住的人,总是凶多吉少,不是无端遭害,便是有仇人寻来,争杀时起。 料知来人不怀好意,随将玉叶道书藏埋封禁,由此遍游宇内名山,另寻洞天福地栖身。这日二人行至贵州境内,忽听哭喊之声。过去一看,瞥见一大片红云向空飞起,云中裹着一个半身赤裸的山人,手上挟着一个少女,正在哭喊挣扎。 二人料是妖人掳劫妇女,便飞身追去。追到一个山洞,洞中妖人还有几个妖党,平日凶横已惯,自是暴怒,群起迎敌。结果妖人纷纷负伤遁去,那少女被救了回来。 可是全寨墟人却发了急,宛如大祸将至。二人才知那妖人俱是红发老祖门下,来时大显灵迹,能呼风唤雨,驱役神鬼。当地本有蛇虎之害,俱被他们用法力除去。远近各寨墟山民,俱把他们奉若天神。 可是这些妖人又贪财,又好色,看见有姿色的妇人,往往突自空中飞落,立即强摄了去。山人先还当是神人看中他的妻女,必有福降,还甚欢喜。妖人摄了妇女前去,只是更番yin乐,直到对方精枯髓绝,方始放走。 有捱得到回家的,一个个全成了病鬼,面黄肌瘦,不成人形。异口同声说出听妖人口气,来此为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