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9章总算轻云 (第2/2页)
浅。敌人如真是个能手,只将法术颠倒变化,你们要想脱身却就难了。此中妙谛就是万相随念而生。念头迷糊处,多强的法器,还不是随迷念处,倒行逆施。 法器越强,作孽越重,如蜀汉后主阿斗,成为万世笑柄。日后你们道力精进,自能了解。此刻神想已复原了,西洞内层门户业已关闭,艳尸正在乘隙欲出,不可再开。我们由北洞水路入内吧。”说罢,领了三女,走向北洞,壁间一个孔窍并不大,里面隐隐见有几条水影闪动。三女听阴魔说得一声“速闭双目”身子便凌空飞起,耳听四外涛声震耳,人已及地,已达中洞。这大半日工夫,神已经大半康复,满身雪羽甚是丰满,一双钢爪抓在鼎纽之上,正在剔羽梳翎,比起未脱毛换骨时,还要神骏修洁得多。 三女随阴魔所指,于四壁灵药中,拨起了十余种后,骑上背。阴魔将手一挥,一片石裂之音,一块三丈许见方的大石,忽然落了下来,为一片祥光托住。 三女驾飞出一看,已是外层洞室。阴魔跟着出来,洞壁已合。到了外面,阴魔袍袖展处,数十丈祥光,围拥着四人一,齐往峨眉飞去。*** 当阴魔率领三女一,正往峨眉飞行之际,忽见两道红光簇拥着两个白衣幼女,剑光正而不邪,由南而北,往斜刺里山谷中飞落下去。此二孪女一胞双生,从头到脚,俱是一般模样。 相貌相同,只以面上梨涡略分长幼,在左的为长,名谢璎,幼的在右,名曰谢琳,是武夷散仙谢山养女。谢山是一个介于仙佛之间的散仙,既通禅悟,又晓玄机,俗家本是一位文雅风流贵公子,嗜酒工吟,年甫三十,便积诗万首,传诵一时。 后来弃家学道,为散仙中有数人物。自从昔年成道后,隐居武夷山千石帆潮音小筑自建的精舍以内。地当是武夷绝顶最胜之区,四外俱是危峰层峦,飞鸟不到。仙人多居名山窟宅,他独喜楼居。 仗着仙法神妙,及原来的天生奇景,把一座潮音小筑,布置得灵淑清丽,美景无边。因生来性情恬淡,所修道业又与别的散仙不同,早证长生,炼就婴儿。 既不须防御寻常道家的天灾魔劫,又没打算超越灵空天界,飞升紫府,只介于天人二境之间,灵山隐修。知悉强求的事,总要经过无限艰难与波折。虽说人定胜天,焉知不是天意弄人,假人手为之? 稍一懈怠,前功尽弃者,不可胜数,转不如自在逍遥,只想永为散仙,长此终古。虽然金仙位业难于幸致,毕竟长享仙家清福,不须终日畏惧,惟恐失坠之忧。 为免受孽徒牵累,专凭法力驱遣六丁服役。交游最少,除极乐真人等有限四五好友外,只一女道友叶缤最为交深,是成道前世交之戚。一日大雪初霁,谢山行经浙江缙云县空中,遥望仙都群山,玉积银堆,琪树琼枝。 这仙都本是道书中的仙山福地,峰峦灵秀,洞谷幽奇。遥见一树梅花,色作绯红,看去根节错,横枝磅礴,宛如袁家高士,独卧空山,孤芳自赏,清标独上,孤零零静植于风雪之中,与对面苍松翠竹,互矜高节。 谢山一时乘兴飞落,赏得花光明艳,幽香蔑郁,沁人心脾。瞥见树后大雪地里,有一尺许大的包裹,锦褪绣褓,甚是华美。包中不住乱动,微闻呀呀之声自内透出。谢山慧目透视,里面竟是两个女婴。 潜心推算,似有前因,便伸手抱起,往相隔数十里的仙都胜地锦春谷赶去,托碧城仙子崔芜抚养,以超劫为酬。 到第三年上,崔芜仇人寻来,谢山为使崔芜应此一劫,故意迟来,于万分危急之际飞临,将妖人杀,永除后患。二孪女年才十岁,便炼到了飞行绝迹,出入青冥地步。 相貌更是出落得和紫府仙娃一般,冰肌玉映,容光照人,美秀入骨。只是天真烂漫,性好嬉戏。 见了义父、叶姑,却总是守在身侧,专心请益,所以崔芜不敢以疏间亲,不便稍加苛责,未免放纵了些。二孪女益发惯得憨跳无忌,尽情淘气,花样百出,谢山一点也不知道。 二孪女相貌、衣着无不相似,不到憨笑时现出面上酒涡,谁也分辨不出谁长谁幼。一经认错,便不肯受罚。 又精于做作,谢山刚把面色微沉,二孪女妙目微晕,泪珠晶莹,装作十分害怕,倒在谢山怀里,同喊“爹爹,女儿下次不敢了”谢山心便一软。哪知二孪女一副急相也是半真半假,谢山刚一低头,二孪女也在怀中偷眼看他,早“嘻”的一声,一个玉颊上现出一个浅涡,笑将起来。跟着争搂着谢山头颈,说个不已。 抽空还向崔芜扮个丑脸,意似是说枉作小人。谢山慈父威严,竟无计可施。和崔芜计议了一阵,决计把锦春谷封锁。 二女于谢、叶二人来去之时,暗中留心察看撤禁之法,仗着心灵敏悟,触类旁通,回数一多,居然悟出几分生克妙用。于十二三岁时,乘着崔芜入定,便双双穿通禁制,走出谷外,去附近一个庵观中作闹。 庵中女道姑神态妖yin,姘上一个道士。二孪女知非好人,颇给她两吃了几个苦头。戏侮了一个够,兴尽即归。不料只悟到一半禁制,知出而不知入。 回到谷口,却归途飘渺,须俟崔芜打坐功完,发觉二孪女不在,寻将出来,始能得领进去。二孪女觉着无趣,反正不免告知爹爹、叶姑,而武夷相隔不远,何不说是思念爹爹,前往寻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