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天荫魔_第391章晃眼到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1章晃眼到地 (第1/2页)

    第391章 晃眼到地

    晃眼到地一看,那发光所在,乃是一个六角形的洞门,作斜坡形,好似半个圆球平置地上,正面开着一个孔洞。

    来路天井已然不见,上空四外一片沉冥,雾气浓密,其黑如漆。用尽慧目法眼,也看不到一点物事,也不见有宫殿影子。

    那光便自洞中发出,也是一片茫茫,依稀只辨出一点甬道影子。休说归路已断,其势也无中途退出之理,只得试探着往里缓缓飞入。进约数丈,光气忽隐,偶然回顾来路,门也不见,后面也化成一条又弯又斜的极长甬道。

    众人飞行神速,顺甬道走去。一晃飞出数百里。刚觉出甬道奇长,前面忽现出七条歧路,参差分列,都是静悄悄的。金蝉等近年已通晓七宫五星两仪运行之妙。

    先前二童泄机,知道此是七星环入口,内中金、日两宫通路最为厉害,必须避开,寻找土、木二宫入口,比较减少危害。忽见第七条歧径上黄尘滚滚,互相磨荡,发出一种极洪烈的巨声。

    遥望门内无量数的火星互相激撞爆发,密如雨雹,势甚惊人。断定此是土宫入口,看去虽然猛烈,比较下余六宫威力要差得多。

    众人纵起遁光,往里飞进。觉着尘沙火星,越往前越密,威势越大。仗着各人均有法宝防身,鲧珠严人英更放道光护住,众人一同急进,居然通行无阻。

    方想七宫虽然通连,本身各有缠度,可通中枢要地,至二童所说的六角黑色小亭,取得灵药。哪知飞不多远,忽到尽头,壁坚如钢,非金非石,同时尘沙火星全数歛去。先看总图又未记全,急切间想不出如何走法。

    回头一看,左右两侧均现出不少通路。没奈何,只得选中一条较小的甬道,往前走去。行约里许,看见前面似有一座金亭。大约二十多丈。

    那亭中高起,每面各有一条极长甬道通连,内有两条最大。转瞬间,东首甬道不见。现出一个极大日轮,发出万道金光,由远而近电驶飞来,老远便觉奇热无比,灼人如焚,任何火力也无此强烈。

    众人虽是法力高强,还有至宝防身,也几乎烤得透不过气来。知是误走日宫,不禁大惊,纷往来路退回。

    总算飞遁神速,只听轰轰隆隆,一片霹雳之声,那日轮直似一个极大的火球,已穿亭而过。那亭立时不见,变成一片金壁。众人心神乍定,一看地形又变,歧径更多,无所适从。

    还未看清方向,对面又有一片黑影冷气缓缓飞来。恐是二童所说月影,忙即退入别路。忽听石完大声喜唤:“师父、师伯快来!我能开路了。”

    原来石完退得迟了一步,黑影冷气来势较缓,见左手一条极长的甬道,倏地涌起一片黄尘,紧跟着又变成一片墙壁,挡住前面。心中一动,不再随众退下,径往左侧刚变出来的墙上行法撞去,果然石质坚硬非常。

    这一冲,土宫妙用已被引发。石完一经试出真相,不特未退,反用家传法力将那墙壁裂口制住,不能生出变化。同时闻得风、雷、水、火夹着各种极猛烈的异声,万籁齐鸣,上下四外一起震动。

    全甬道也不住摇撼,彷佛海啸山崩,就要爆发情景。诸人知道宫中妙用埋伏,已被石完触动,前面石壁必是入口,由此悟彻玄机。

    知石完地遁由于天赋与祖父母的独门传授,具有专长,便令他当先开路。刚刚穿入石中不过数丈,方才风、雷、水、火各种爆震之声忽然停止,石却深厚得出奇。

    当石完刚刚冲过,上下四外直似极浓厚的胶质,随分随合,向人涌到,身后立即填满,坚如钢铁,如非道光抵御,后面两人即被埋藏在内。

    金蝉看出情势危急,便令易鼎、易震将九天十地辟魔神梭取出,化成一条两头尖的梭舟。众人藏在里面,各将法宝、飞剑放出,护住四面。试一冲行,竟比石完开路还慢。

    没奈何,只得仍命石完开路,众人驾着神梭尾随在后,向前冲去。所过之处,只见金光电闪,霞彩飞腾,上下四外的石浆狂涛全被排荡开去。虽然神梭一过,后面仍旧合拢,比较先前却好许多。

    四边压力为宝光所阻,石完走起来也较先前容易了些。似这样,也不知飞行了多少时候。众人见前途漫无止境,又觉着所行之路迂回往复,并非直路,要是朝前直穿,总有穿通之时。不料费尽心力,不能如意,非顺石性,不能通过。

    只知顺路穿行,早分不出东西南北。走着走着,方觉石质逐渐松软。石完在墨绿光笼罩之下,奋力往前一冲,众人紧随在后,猛觉身外一轻,前面已变作一片极浓厚的黄影。

    晃眼冲将出去,面前黄尘滚滚,星沙飞舞,正似潮水一般退去,一闪不见,来路只是一堵石壁,知道已将土宫走完。除来路外,歧径纵横交错,蜿蜒回环,密如蛛网,望去甚远,尽头处各有门户。

    可是一经走动,险阻横生,除开来路短短四五丈地面一段死甬道外,任走何路均有埋伏。不是金刀水火突然怒涌,便是风雷爆发,霹雳横飞。

    更有五行神雷,连同五色光柱,各像本形,互相生化,夹攻上来,一个退避不及,几乎便为所困。幸而始终合在一起,不曾走单,方得保全。但也是动辄得咎。每经变故,地形必变,所现甬道更多。

    依二童所说,众人往右边一条甬道走进三丈六尺,果然发现左面有一往后退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