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宫闱史_第33章下顺人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章下顺人情 (第2/2页)

已经过了残年,又是元旦,为周主纪元的第一日。

    文武官员,朝贺如仪。过不到几日,忽有边镇飞报汴京,说是北汉主刘钧,连接辽兵,乘丧入寇,声势甚盛,请速发大兵,至边抵御,免致有失。

    幼主宗训,只知在宫玩耍,懂得什么!符太后闻报,便召范质及在廷诸臣,商议遣将命师之策。范质奏道:“北汉乘丧犯边境,又连接辽兵,其势必盛。

    我国新遭大丧,人心疑贰,非有威望素着之大将,恐难当此重任。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素有威名,忠勇绝伦,可为元帅。

    副都点检慕容延钊,向称骁勇,可作先锋。得此二将,率兵赴边必可退敌。”符太后准奏,急召匡胤入朝,命为统帅。又诏各镇将会集北征,悉归匡胤调遣,以一事权。

    匡胤谢恩毕,启奏道:“主上新立,人心未定,京师根本之地,兵马不宜轻动。臣当另调澶州等处将帅,率兵前来,同臣进剿。”符太后道:“军中之事,悉以付卿,听凭便宜行事可也。”

    匡胤奉了旨意,辞退出外,命慕容延钊为先锋,即行出发。延钊得了将令,挑选精锐,克日登程。

    匡胤又下令,调取各路镇帅,如高怀德、石守信、张令铎、王审琦、张光翰、赵彦徽等。不多几日,先后率兵到来,遂祭旗出发。其时汴京人心惶惶,大有不可终日之势,军民纷纷谣传,都说主上年幼,北兵犯境,将册点检为天子,以定祸乱。

    到处谣言,惟宫中尚晏然不知。匡胤出师之日,已有这些谣言,市民惊骇疑惑,深恐都城之内。

    或有不测,相率避匿,匡胤而若无其事,神闲气定的率领大军,按驿而行。这日行抵陈桥驿,天色傍晚,日影微昏,不便前进,即令各军就驿安营,暂息一宵,次日进发。有前部散指挥使苗训,号称善识天文,独在营外立着,观望云气。

    便有一人走将过来问道:“苗先生,你又在这里看天文了?上天可有什么垂象么?”苗训闻言,回头看时,不是别人,乃是匡胤亲吏楚昭辅,遂即用手指点着说道:“你不见太阳下面又有一太阳么?”昭辅用心细看。

    果见日下又有一日,互相磨荡,熔成一片黑光,未既,一日沉没。一日独现,那光芒格外明朗,照耀双目,不能睁视。日之左右上下,复有紫云,周围旋绕,映射着日光,真个是祥光万道,瑞气千条,绚烂夺目,十分好看。停了半晌,那紫云慢慢散去,红日已下西山。

    昭辅看了这般景象,不胜惊异!便问苗训:“天象如此,主何吉凶?”苗训道:“你是点检亲信之人,不妨向你实说,这乃是点检当兴之兆,所以上天垂此异兆。”

    昭辅道:“从来说天无二日,民无二王,点检既然当兴,怎么又现出二日呢?”苗训道:“这便是一王退位,一王受命的祥兆了。

    那先没的日光,应验在周帝退位。后现的日光,紫云旋绕,干德当阳,正应在点检身上。”昭辅又问:“此兆主何时方才应验呢?”

    苗训道:“天象已现,应验只在旦夕之间了。”那苗训在军中,凡遇风云雷雨,都能逆料,对于国家灾祥,军事吉凶,往往谈言微中,所以军中都尊敬他,一齐呼为苗先生。

    昭辅当时听了苗训的话,又目击两日相荡,紫云旋绕的祥瑞,不由得他不信以为真,当下便与苗训相偕回营,把这话告诉旁人,顿时当作一件异事,纷纷传说起来,全军俱各知道,到处议论,尽说上天垂象,点检当为天子。

    便有都指挥,领江宁节度使高怀德,见军心已向匡胤,遂首先倡议道:“主上新立,况并幼弱无知,大敌当前,我们虽出死力,谁人知得?不如上应天心,下顺人情,先册点检为天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