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8章最是滟丽 (第1/2页)
第68章 最是滟丽 太祖即与赵普商议,赵普亦赞成退兵之议。太祖遂分兵屯守潞州,以防北汉结合辽人进兵侵扰,便领大军退归汴京。这乃是宋太祖开宝二年之事。北汉终太祖之世,未能平定。 值到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方得讨灭,这是后话,此处表过不提。单说太祖班师回汴,眨眼又到了开宝三年。 忽有道州刺史王继勋上奏南汉主刘鋹,残暴不仁,人民怨恨,且屡次兴兵寇边,侵扰不已,伏乞速兴王师,吊民伐罪等语。太祖览了此奏,还不肯轻易用兵,遣书南唐,命唐主转谕刘鋹,令其纳贡称臣。 这时南唐主李璟,已经去世,第六子李煜继位,是为南唐后主。唐主李煜仍旧事宋不怠,且与南汉世通盟好,故太祖命唐主转谕刘鋹。李煜既得太祖之命,自然转告南汉主刘鋹,那刘鋹非但不肯降服,且拘住唐使,驰书李煜,语多侮谩。 唐主李璟只得将刘鋹的原书上奏。太祖知非用兵不可,遂命谭州防御使潘美,朗州团练使尹崇珂,领兵南征。写到这里,却不能不把南汉的来历,略略叙述一番方有头绪。 那南汉的始祖刘隐,在五代朱梁时,据有广州,受梁封为南海王,隐殁后,其弟陟袭位。当贞明元年,封钱镠为吴越国王,刘陟以为钱镠与自己同据土地,同受王爵,今钱镠既为吴国王,自己仍为南海王,未免相形见绌,遂上书求封南越国王,朝廷不许。 刘陟便对僚属说道:“如今中国纷纷,孰为天子安能梯航万里,远事伪廷。”遂决意统贡中朝,自称为帝,因改名为“岩”又改为“龑” “龑”读若“俨”字书不载,乃刘龑意欲称帝,取飞龙在天之义,以私意造成的,他改名之后,即要建国称帝,因惮王定保之威严,恐其不从,先命他出使荆南。 然后即皇帝位于番禺,建国号曰“大汉”改元干亨。“龑”既即尊,深以身居南方,人皆号称南蛮王为耻。每遇北人,必言自己世居咸秦,常称中朝为洛州刺史,自制平顶之帽,戴于头上,以为美观。 由是国中风俗一变,皆以安丰顶为尚。龑又召司天监周杰,占卜国运之长短,周杰奉命布筴,遇复之丰,美问享国究有几多年数?卿可细细参之,不用隐讳。 周杰参详了一会,早尽南汉的国运,只有五十五年,却恐直言贾祸,便回奏道:“臣参详复丰二卦,皆以土为应,土之数为五,二五十也,上下皆为五数,可以享国五百五十五年。 后来传至刘鋹,为宋所灭,自龑称帝之年,至鋹出降之日,恰恰是五十五年,周杰恐怕说了实话要被刘龑所害,因此多说了五百年,以避祸患。 刘龑哪知内中元奥,听说可以享国五百五十五年,心下大喜、重赏周杰,命他退去。从此刘龑自以为国运久长,可以有恃无恐,便渐渐的骄奢yin逸起来。 起造玉堂珠殿饰以金碧翠羽,焕丽异常。后人有宫词咏刘龑称帝之事道:万里梯航一笑休,玉堂殿心造蛮陬。 加尊新尚安丰顶,刺史传呼到洛州。南汉主刘龑,自造选了玉堂珠殿,心犹未足,又役民夫数十万,建筑南宫,经历三载,方才成功。真是鬼斧神工,缕金错采,异常辉煌。 单就那南宫里的一座南熏殿而言,已是精巧达于极点,那四围的殿柱,都用合抱大的沉香木,将中间挖通透了,又将碧玉雕镂的玲珑剔透,作为础石。 将金炉焚着沉檀龙涎,及各种异香,按放在础石里面,人坐殿上,但觉香气氤氲,芬芳扑鼻,不知香味从何而来,任你仔细端详。 也不见什么形迹。刘龑日夕在内,宴饮取乐,常对左右近臣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