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07章这小老头儿说 (第2/2页)
自己露出的右脸颊,密语传音寿儿:“奇怪,这些凡人在看什么? 我这右脸上的伤疤明明好了啊?…柳道友,我看咱们还是别走这官道了,还是走路边的山林吧。”寿儿也早被看得莫名其妙,听他这么说,便道:“好,在山林里还能催动御风术任意飞驰,等看到顺路东行的路人再上官道来询问吧。” 于是两人又隐入了官道一侧的山林,开始飞纵着往东疾驰。又飞驰了五六里终于看到官道上一辆往东行驶的牛车,一位头发有些花白的小老头边哼着小曲边手持长鞭赶着老牛,拉了一车干柴缓慢前行着,两人这才从山林里跳下官道来追了上去。 “这位大叔,能否给你些银两,顺带搭我们一程?”寿儿拱手一礼问道。“吁!”那小老头儿停住牛车,扭过头来微眯着眼仔细在两人面上打量,当看到孟天杰时顿时表情一滞,皱眉问:“这位小哥,敢问你多大岁数了?” “二十六岁了。怎么?”孟天杰早就被一路上行人的这种类似目光看得困惑不解了,趁此机会索性问了出来。“咦?你这岁数怎么没被官府抓去从军呢?”小老头疑惑地问。 他这一问寿儿总算是明白为何这一路上行人看向孟天杰的奇怪目光了,再回想起这一路上所见的行人,除了女子外男人们多是四五十岁的中老年人,哪里有一位像孟天杰这种正当年的青壮年轻人?“什么?被官府抓去从军?我乃是…” 孟天杰却被老头问的有些糊涂了,正要解释却被寿儿拦住了。寿儿怕孟天杰说出他邪修的实情来吓到老头,连忙替他答道:“我们师兄弟都在道观修行,躲过了军役。” “哦,原来去道观修行就可躲过军役啊?…哎呀,我怎么早没碰到你们两个啊?早些知道我那两个儿子也不会被官府抓去从军了,我那可怜的儿啊。” 小老头儿捶胸顿足,一脸的可惜。两人终于如愿搭上了牛车顺带询问起了山匪之事,不过这小老头儿询问他们有关道观之事反倒是远远多于他们打听山匪的传闻。 这小老头儿虽很是健谈,但有关山匪之事却知之甚少,他只是听说这些山匪在安平城附近的双堰山上占山为王,建了个聚义寨,来往安平城的不少盐商都被他们打劫勒索过,其他的就不是太清楚了,这小老头儿说,要想打听清楚得往东去七八十里外的安平城。 这安平城就在此往东不到百里,正位于久福镇与柳家堡之间,此地盛产井盐因此诞生了不少盐商富贾,寿儿小时候跟着爹爹、jiejie坐马车去过,哪里的繁华仅次于益阳城。 看来这群戍北郡逃来的逃兵倒是会挑地方,这安平城既不像益阳城有那么多的官兵驻守,又富庶不输于益阳城,在安平城附近安巢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寿儿不得不佩服这些落草为寇的逃兵的确有些头脑。告别了赶牛车的小老头儿,寿儿两人又隐没入官道旁的山林里向着七八十里外的安平城赶去。 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小老头儿抚摸着下巴下的胡须喃喃自语:“这两个年轻人器宇不凡,难道是去道观修行所致?…嗯,等我那两个小孙子长大了也送他们去哪个叫道神宗的道观里去躲避军役。” …午后,寿儿、孟天杰两人终于看到了满满尽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商铺、异常繁华热闹的安平城,这是座掩映在苍茫山脉间的小城,安平城盛产井盐往西南连接益阳城,往东连接久福镇,安平城就此连通了两城的商道,自从百年前开采出蕴藏丰富的井盐以来,来往与此的商贾就络绎不绝,安平城在整个益阳郡百姓中赢得了“盐城”的称号,与它相通的这条至关重要的商道也被亲切地称为“盐道”这‘盐道’就是商机无限的‘钱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