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第3/3页)
是不落田里,您别瞧西湖水旺,可田里偏偏就不下半滴雨,大伙只能望着西湖的水兴叹。”霍嬷嬷皱眉道。 “不能引水灌溉吗?”瑞珠直觉道。 “您想的跟爷想的一样,可这工程非常耗大,得花费非常长的时间,更可怕的是--”霍嬷嬷顿了下来。 “是什么?” “也不知百姓去哪求的签,说若是引了水,大伙儿的生活会更难过,因此众人都不赞同爷的主意。” 瑞珠听了点点头“也是,如今生活困苦,引水至成功这些年会更扰民,难怪他们会反对。可…如果我们改善他们的生计呢?” “改善?!怎么改善?您或许不知道爷都把他大部分的俸禄捐出去了,可是僧多粥少呀!”霍嬷嬷说得心痛。 瑞珠眼珠子转了下又问:“嬷嬷,您知道现在在江南什么行业最赚钱?” “嗯…”她低头想了想“应该算是刺绣,这几年洋人来得多,离开时都喜欢买几幅绣画或绣布。” “刺绣?!”瑞珠欣喜地笑了,记得数年前王爷曾引进一位女师傅教格格刺绣,希望能改善她不定的性情,无奈格格压根不喜欢刺绣,倒是她挺有兴趣,才两年已将女师傅传授的绝活全学会了。 记得女师傅离去前还夸奖她青出于蓝呢! “格格,您有什么打算吗?”霍嬷嬷看见了她眼底闪过的光影。 “霍嬷嬷,你附耳过来。”瑞珠慢慢说出她的想法,只见霍嬷嬷的眼睛愈张愈大… “这行得通吗?” “不试试又怎么知道呢?”瑞珠倒是兴致勃勃“不过…我希望这事先别让爷知道,听说他明儿个得四处巡视,要个把月才回来,这事就由我为他分担吧!” “好,我会帮您的。”霍嬷嬷也笑了。 要教那群妇人学会刺绣并不容易,由于每个人的资质不同,让瑞珠教起来格外辛苦。 最后她想到个法子,挑出十名对刺绣有天分的妇人,再将其它人分成十组,分别由这十人教会她们。 当然,妇人们一开始也不是全然接受瑞珠的想法,但后来得知她是格格,格格教刺绣是件多么难得的事,即便一些妇人兴趣缺缺,也会试着拿起绣针。 起初的状况非常混乱,妇人们在别院来来去去,人手一块绢布、一捆绣线,几乎将别院给挤得水泄不通,久而久之这消息自然传进乔寅的耳里。 只是,在一传十、十传百的情况之下,事情却完完全全变了调! “爷,刚刚别院派人来通报一件事。”乔寅的随从说。 “什么事?”乔寅的思绪完全沉浸在公文上,连抬头的空闲都没有。 “呃…我是听门房说的,好像是别院出事了。”随从又道。 乔寅这才迅速抬起脸“出事?” “对…好像是格格…格格带头把西湖畔的洗衣妇和姑娘都招进别院,人手拿着一块绢布,嘴里还喃喃念着…”他压低了嗓。 “念什么?快说!”乔寅皱起眉。 “呃,好像是在问,你昨晚时间长吗?”随从说着脸都红了。 “时间长?”乔寅听得一头雾水。 “是。”随从点点头又道:“另一个女人回答说,可长了,但也疼死我了。” “还有呢?”乔寅脸色已发青。 “还有…格格教我那招好用极了,我和我当家的做的时间虽然长,可一点儿也不疼。” “格格教的!”青色的脸孔已然转黑。 “是啊!通报的人是这么说的。”随从想了想“后来进别院找格格的女人愈来愈多,本来只是些已婚妇人,后来连未出阁的闺女也全都来求教,更可怕的是…” “还有更可怕的?”天,乔寅已经快要压抑不了满腔怒潮,更不知“冷静”两字该怎么写。 “对,听说许多姑娘家一早跑进别院对着格格笑说她们昨晚赚了多少银子--”砰,瓷碗摔地的声响吓到了随从,他赶紧跪了下来,嘴里直嚷着“督史饶命,小的只是转述听来的…” 一抬头,乔寅已经不在了“爷儿去哪儿了?” 乔寅骑着快马,日夜赶路回到别院,才刚在门外下马,就看见一名妇人大剌剌地走进大门,就连门房也不敢拦她。 他快步跟上,才发觉那妇人也是来找格格的。 “格格…”她一入厢房便大声嚷道:“我要告诉您一个好消息。” “原来是翠姨。”瑞珠抿唇一笑“什么好消息?” “咱们上回所绣的那匹布料子又有人买了。”翠姨开心地说:“而且价钱还不低呢!” “真的?”瑞珠笑着站起。 “当然是真的,虽然那匹布绣得不怎么精致,可接洽的老板说那些洋人只要是刺绣都行,哪看得懂好与坏,所以就收下了。” “嗯,话虽不错,但咱们还是得做好些才行,你底下的几位姨学得怎么样了?”瑞珠想得较远。 “这您放心,她们听了买卖的价钱,各个都兴致高昂,学得可认真了。”翠姨得意一笑。 “你们到底在做什么?” 乔寅沉冷的嗓音传来,瑞珠旋身一瞧…一见是多日不见的乔寅时,她脸色跟着陡变! 糟,他怎么闷声不响地回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