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章赶紧拿起 (第2/2页)
心头流淌。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吴桥向别人道谢。 这一幕让我颇感意外,同时也感慨良多,或许,正如爸爸所说,mama的治疗不仅仅是在身体上的康复,更是对心灵的深度抚慰。 她用自己的rou体与yin技,让那些心灵受创的人们有机会将内心积压已久的不快倾泻而出,让他们在宣泄过后,冷静地反思,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回归正轨。 这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对爸爸的看法。过去,我一度无法理解爸爸,觉得他只是一个逆来顺受的“绿帽男”默默忍受着那些我认为不可忍受的屈辱。 然而,现在我渐渐明白了,爸爸对mama的支持,远不止表面的包容与忍耐,他的爱中蕴藏着一种更为深刻的意义,那是对mama的理解,更是对爱的真正领悟,他的宽容不是懦弱,而是一种胸怀。 一种面对世俗偏见时的坚定与从容,一种超越了世俗眼光的无私与深情,一种能让人从心底感受到温暖与力量的爱…***之后的日子里,我和杨璐的联系变得越来越频繁,每当手机震动。 看到屏幕上跳出她的名字时,我的心中总会涌起一阵期待与喜悦,我们经常通过消息互相交流,不知不觉间,从生活琐事聊到了彼此的兴趣爱好。 甚至开始探讨起对世界的看法和对文学的理解,有一天,我说起了一本我最近在读的书,那是一本探讨人性与命运的经典著作。 令我意外的是,杨璐竟然也读过这本书,而且她的感悟与我不谋而合,我们因此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彼此的想法激荡碰撞,仿佛我们心中的某种共鸣在那一刻被唤醒。 “真没想到,你也喜欢这本书。”我打趣地发了条消息过去,心里却充满了兴奋与惊喜。“是啊…这本书的确很特别,每次读都会有新的想法。”杨璐回复道,她的话语间透着真挚与投入。 随着交流的深入,我们逐渐发现彼此之间有太多相似的兴趣与共鸣,无论是对文学的热爱,还是对世界的思考,甚至连某些细微的习惯和喜好都如出一辙。 这种发现让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我开始觉得,或许杨璐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存在,而是一个与我心灵契合的人。某一天晚上,我辗转反侧,脑海中一直在盘算着一件事,我想约杨璐见面,但又不确定她是否会接受。 鼓起勇气,我在手机上打出一行字,又反复修改几次,最终下定决心发送出去:“杨璐,下次要不要一起吃个饭?或者,我可以去医院找你?” 消息发出后,我紧张地盯着手机屏幕,心跳如擂鼓般加快。每一秒的等待都变得无比漫长,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太冒失了。 甚至担心她会觉得我太过唐突而拒绝。各种可能性在脑海中闪过,忧虑和期待交织成一片,几分钟过去了,手机依旧没有任何动静。 我不禁开始胡思乱想,难道是她在介意什么?或者,她根本不愿意和我单独见面?一股失落感悄然而至,我的心情也随之低落下来。 就在我快要放弃时,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我赶紧拿起一看,是杨璐的消息。屏幕上短短几行字瞬间点燃了我的心情:“其实,我在想,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看一个艺术展?我们可以在那边见面。”看到这条消息,我的心情一下子从谷底升到了顶峰。 原本的担心和忧虑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抑制的激动,我几乎是立刻回复了她,语气中带着一丝难掩的兴奋:“当然!我非常乐意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