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开学 (第1/5页)
第二十二章 开学 白雪起得特别早,今天是开学第一天。 离开学校一年多了,对学生活已经生疏了。所以今天就像小时候第一天上学一样,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是紧张,还是兴奋? 昨天晚上,就像十三年前那个夜晚一样激动,兴奋得难以入睡。白雪清晰地记得,十三年前那个晚上,mama把洗好晾干的衣服用水喷湿了,用手一点儿一点儿抚平,叠好放在她的枕边,然后用慈祥的目光看着她,一遍又一遍催她早点睡。 她却怎么也睡不着,学校什么样,有多少小朋友?老师厉害吗,他骂人吗?上课时渴了可以喝水吗,有了尿怎么办?这些问题,mama已经解释了无数次,但仍然困扰着她。 白雪也清晰记得第一天上学,mama把她送到学校,当她第一次走进教室,一切是那么陌生。 站在教室门口,拉着mama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在mama的多次鼓励下,才怯生生地走到自己的坐位上,用恋恋不舍的眼光看着mama离开了教室。 由于班里有四、五名自己熟悉的小朋友,看见他们非常亲,如果没有他们,mama走的时候,说不准她真会哭呢。 十三年后的晚上,白雪当然不会再想那些幼稚的问题。明天要穿的衣服,已经检查了无数次,总怕有的皱摺自己没有发现。 学习用品,按照入学通知书核对了无数次,总担心遗漏了什么。这些东西将要陪伴自己一起渡过几年学生生活,看着它们她百感交集。 自从自己主动放弃上大学的权利后,根本没有想到还会有今天,还会重新走进教室,还会真正圆自己的大学梦。 此时有一种失而复得的喜悦,更有劫后余生的感动。刘大江多次催她,她不仅没有一点睡意,甚至都不想躺下。 今天他没有要求她给他洗,也没有要求她同他一起跳进浴缸。他是自己一个人洗完澡,静静的躺到床上。“快十二点了,白雪睡吧。”“我一点也不困。” “不困也要躺下吧,你已经坐了几个小时了,太累了,躺下歇会儿。从明天开始每天要坐六、七个小时,你又该盼着躺不了。” 白雪还是没有动,刘大江跳下地,他笑着过来帮白雪解扣子:“以前都是你帮我脱衣服,从今开始,每天晚上我帮你脱衣服,侍候你睡觉,怎么样?” 白雪看着他像顽皮的孩子一样,也笑了:“我可用不起。”“一个小学生侍候一名大学生,我还怕你不稀罕用呢。” 刘大江已经帮她脱去外衣,把她抱上床去,在她脸上亲了一口,说:“这几天我都忙得晕头转向,忘了一件重要的事。”“什么事?”“明天对你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今天我们应当庆祝一下。 你记着,明天晚上咱们还是去上次那个酒店,我怎么想不起来了,叫什么啦,对了,叫水晶居。你告诉宋阿姨。” “我以为什么大事呢,闹了半天就这个。我上学算什么大事,还庆祝什么,不要浪费钱了。” “你上学怎么不是大事?上大学,在人的一生中是多么重要的一步,特别是在咱们国家,普及九年教育,能上大学的人还是少数。 你能重新走进校园,比我自己上学还高兴,必须庆祝一下。”“那就简单点,又不是请外人,没有必要讲排场。”“你现在正在想什么?”刘大江轻轻地问。 “实在太多了。从刚懂事想到现在。想起小时候爷爷奶奶看我时的目光,他们因为我是个女孩而不喜欢我,所以看我时白眼球总是多一些。 也想起了母亲那张慈祥的脸,看见它,那怕是阴雨天我眼前也是阳光灿烂;看见它,即便是严冬我也会感到春天般的温暖。” “是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就是母亲。你有很多不幸,但现在你比我幸福,你还可以去享受母爱,而我却早已失去,我做再好的饭她也吃不到,我买再好的衣她也穿不到。”刘大江声音有些哽咽。 “你母亲在天之灵一定会感知她儿子的拳拳之心,她老人家也一定会心满意足了。”“母亲是为我而死的,现在我多么孝顺已没有丝毫意义,这是我一生的痛苦。” “你母亲是为了你能有出息,现在你可以告慰她老人家了,她老人家也会含笑九泉的。好了,不要说这些了。你困了先睡吧,明天可能还有什么烦心事等着你,不要陪着我看天棚了。” “你为了陪我,把你的处女之身都给了我,你睡不着觉,陪你说一会儿话还不应该吗?你是不是又想起了去年故意落榜的事?你是不是恨这个世界不公平?” “这个世界确实存在着极大的不公平,大的,有发达国家欺负、掠夺发展中国家。小的,像我爷爷奶奶,重男轻女。但绝对公平是没有的,这就像大海大河一样。 如果一条河水是绝对平的,那不成了一潭死水,没有生气,更没有动力。 就不会有急流险滩,给那些敢于挑战的人锻炼他们的意志,也不会发出强大的电力,供人们生产生活使用。 你想想,如果大家都一样贫富,躺在床上牛奶就流进嘴里,谁还会去奋斗?没有人去奋斗这个社会将会成为什么样子?但我痛恨重男轻女,像我爷爷奶奶那样连自己的亲骨rou都嫌弃的人,是不能原谅的。” “没想到社会对你这么不公,你竟会有这种认识,真了不起。”刘大江为她鼓起掌来。 “你也会拍马屁呀!”“我见过很多女性,其中不乏女强人,但你是第一个让我敬重的人,在你身上我发现了很多她们没有的优点。 有些人社会给了她们很多,但他们还不满足,每天都在抱怨。如果她们有你这种认识,会取得更大的成绩。”“说起对自己生活现状的抱怨,使我想起了在杂志上看到的一个故事。 说有两个和尚,他们分别在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