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劫_第92章两眼微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2章两眼微闭 (第2/2页)

那时起,方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继而成为了大唐最重要的港口。

    这里往南直通长江、出海口,往北可入黄淮、关中,放眼全国,再无这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航运连接点。

    一年四季,千帆竞会,万商云集,随之而来的少不了有各色店家、梨园子弟、墨客sao人…而街市坊间,绣户珠帘,每华灯初上,觥酬交错吟咏唱和,其一时之盛,不让京师,李太白曾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当时天下人号为“扬一益二”

    可见一斑!盛唐过后,扬州稍稍平静了一段时期,然而随着漕运越来越重要,尤其洪武皇帝开国后,禁止商船出海,南北水运就更是完全以运河为主,扬州又再次繁荣了起来,此处虽离苏杭不远,但气质上与苏杭却并非一体,苏杭长期受士大夫文化影响,多儒雅之气。

    而扬州则世俗之气更加浓厚,这里除了平民百姓外,最大的一个群体,就是商人,尤其以盐商为重,商人重利,世俗之气自然浓厚!如果仅仅如此,那扬州就仅仅落一俗名罢了。但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

    就点出了扬州之妙,也点出了扬州最让人流连忘返的精髓所在。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的这一首《遣怀》,道出了他十数年于扬州生活之心声,也道出了扬州风花雪月的独特氛围!

    扬州四季景色皆宜,四时如画。春满烟花,夏翠阴,维扬洁秋,美冬雪!扬州多景,景小情雅,多园林,北雄南秀合一,运河穿城而过,两岸皆是袅袅婷婷的柳树,多桥有亭榭。春和景明之时,水暖花开,漫步在河岸边,清风拂面,惬意又回味悠长!

    非唯景色美,扬州人也美,扬州的美人,如同清水出芙蓉,不事雕琢,神态清新,面目朗润,赏心悦目,由里及外,宛如扬州最出名的琼花。

    自扬州繁华之后,烟花之所盛行,南北美人竞相来此,其中不缺异国风味、塞外女郎,结合江南水乡之秀美,更是将扬州“男人天堂”之名扬于四海,引得迁客sao人、富商巨贾、风流子弟,云集于此!

    朱三一行人赶在正午之时,就来到了扬州城外,尚未进城,就听见人声鼎沸,放眼望去,果然车水马龙,热闹之至!朱三虽居东海之滨,但扬州却早已向往已久。

    更何况今日身携二美,风光至此,更是意气风发,他索性下了马,慢慢步行,欣赏着两旁的景色!适值正午,天上骄阳曝日,将那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也晒得炙热,幸得两旁皆有树阴,散去了三分热气。

    三人牵马徐行,欲寻一客栈,突闻城外马蹄声骤起,一行人骑马飞奔入城,进了城中也毫不减速,从三人身边疾驰而过,差点撞上沈雪清所骑之马,沈雪清欲上前理论,朱三不愿多生事端,抬手制止了她。

    不多时,又有几伙人相继进入城中,有的乘轿,有的骑马,但并无前面那帮人般飞扬跋扈,朱三见这些人打扮穿着各异,心知必是外地所来之人,心中不免疑惑,见路旁有一小摊,于是紧走几步,询问道:“这位小哥,请问今日是何日子?为何这么多人前来扬州?”

    摊主上下打量了一番朱三,笑道:“客官也是外地人吧?晓不得扬州惯例,今儿个即是十五月圆之夜,扬州城内每逢十五,全城欢庆,彻夜不眠,尤其是今儿个…”

    摊主望了望朱三身后的沈瑶母女,欲言又止。沈雪清一听全城欢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拉着朱三衣袖道:“好呀好呀!一定非常好玩,林大哥,带雪儿去玩可好?”

    沈瑶则疑惑道:“今日有什么特别么?”摊主神秘兮兮地一笑,默然不语。朱三见状,将摊主拉到一旁,拿出一点碎银子塞给摊主,悄声道:“究竟是何妙事,还请小哥告知。”

    摊主见有银两,乐得见牙不见眼,回道:“好说好说!今日是江南第一名妓苏心月见客之日,这苏心月长得是倾国倾城、貌若天仙,她立下规矩,三月方才见一次客,一次只见三天,所以许多人不远千里至此,只为一睹芳颜,大爷适才所见那些人,就是为此而来!”

    朱三微微一笑道:“这苏心月竟有如此魅力,爷倒也想见上一见,不过是否真的有如仙美貌,尚未可知,小哥莫非亲眼见过?”

    摊主摆了摆手道:“小的哪有那福分?大爷有所不知,见苏小姐,需先递名帖,非达官贵人、江湖名流、世家公子,一概不见,另外还得交上一千两纹银,作为入场费,小的就算穷尽一生,也攒不了那么多银子呀!

    看大爷这装束,想必非富即贵,倒可前去一试…”摊主又道:“小的曾有幸见过苏小姐的画像,端的是天上有,地上无…”说完,两眼微闭,似乎回味无穷…朱三指了指身后的沈瑶和沈雪清道:“不知苏心月比之这两位如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