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6章中有 (第1/2页)
第176章 中有 有人领命去寻,一会传回消息,谷口附近,果然有伐木场为建土墙而挖下的大坑,东府旧属纷纷动手,将怨僧会死者尽数拖去掩埋。 怒汉吴刚死无完尸,有人跑来征询吴七郎,一直沉默不语的吴七郎哑声道:“不必细检了,就让他与他的兄弟一道!”陆小渔忽回头,抬起带有余泪的眼儿,望着陆幽盟:“爹爹,回去办完丧事,也将娘立坟于此罢?” 陆幽盟微叹了口气,点了点头。我心想:“只怕陆夫人宁愿与蓬须大汉一道,与众合葬呢。” 只是,这话却不便提起。东府旧属人多手快,很快将怨僧会尸体掩埋妥当,当手下跑来回告,我想起一事。忽然失口惊道:“哎哟,糟了!”宋恣道:“怎么?” 我脸上一红,口呐呐道:“没、没什么。”我本是想起罗侍卫讥笑全真道士有断袖之风,两、三名道士同棺合葬,正是合宜得体,那么,怨僧会被我大坑同埋又算什么? 自见不是阴间路上男男女女、热闹非凡,极为不堪?罪过!罪过!也亏得我丈母娘逃过一劫!如此一想,我又觉得小渔单葬陆夫人之议,甚是“合宜得体”了。 当下更无他言,众人各自收拾。许多东府旧属趁大事已了,藉此时机,一来参见我这东府少主,二来顺道辞行告退,不少人都是头回参见,宋恣、京东人语在一旁替我引介,我听了之后,顿觉市井藏龙,不可小觑,东府旧属三教九流,称得上是人才济济。 胡氏的伤势,在一个全真道士的救治下已然稳住,能够挪动,贾似道便与全真道士领头返行。 东府这边,将陆夫人尸首抬往车中,也欲启行,却在这时,吴七郎半跪于地,朝我辞行,道:“少主,家兄未能亲践血仇,却已身亡,我想他死也不会瞑目。我要完成他的心愿,此去寻家师复仇!” 宋恣诧道:“此去何急?你要报仇,大伙并不拦你,但你家中尚有妻小,难道也不交代稳妥后再启行?”吴七郎脸上有一丝异色,决然道:“我既立志复仇,便决心斩断俗缘,以免拖累!” 我心知他痛伤其兄惨亡。此时也劝不得,点头道:“你放心去罢!你的家小自有东府照护,不必牵挂。” 吴七郎磕了个响头,便头也不回,转身行去,月色将他孤单冷峭的身影拖得极长,腰间褡囊垂露一道暗红丝穗,一摇一荡的,约莫是他捡到的霍锦儿的随身香囊…*** 怨憎会,这片压在贾府上方的阴霾,终于算是烟消云散了。不过,经过怨僧会夜袭与天门山口一战,许多事都悄然改变了。胡氏身受重伤,可想而知“精神”也会不太好,虽有重金聘请的名医悉心救治调理,一直也未见起色,说是怕风,屏绝探视,除了贾似道谁也不让入内问安。 贾似道显然大受打击,有逃遁之思,府内之事一概抛开不管,每日至胡氏房中探视后,便转去解道枢处,除了下棋闲谈,便是寻仙问道。可以看出,经过怨僧会一番波折,贾似道非但更加信任解道枢。而且慕道之心,愈发急切了。 听得隐约传言,贾似道似乎有意拜解道枢为师,修练道术。而解道枢以贾似道有官名家累在身,未便答允。说起官职,实际上,贾似道此趟急回临安,依照常理,是要以擅离职地论罪的。 不过,贾似道历官多年,自然不会鲁莽行事,启行前便作了安排,他人到临安,召他入京述职旨意也同时传下。 贾似道当初外放为官,本是以积累历练为主,小舅子家有变故,皇上当然加意关照,也许此行回来后,连江州任上也不必再去了,直接便会有调任京官的差事下达。 龚护院的事,令贾似道极为震怒。若是换了其它人家,或是东家将人驱逐,或是下人引愧离府,也就罢了,但龚护院显然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