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母子舏伦滛情史_第67章李显看完文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7章李显看完文告 (第1/2页)

    第67章 李显看完文告

    远不如汉初高惠文景之时遵奉黄老之道,宽简为政,使民众富足安乐,真诚质朴。且我朝初立之时,高祖皇帝便下诏以道为先,高宗皇帝在科举中加试《道德经》,本宫以为,增加尊崇黄老之道,减少孔儒,使繁杂之礼更为简省,民众更加自在自然,你们有何看法?”

    李重润详细的谈到自己阅读了史书中的论述,进行了对比,谈到了自己的想法。

    “万万不可!论语云‘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儒乃历代尊崇,维系人伦纲常,切不可废!”

    一位大臣听到太子意欲减少尊崇孔儒,便急忙反对。“是啊是啊…董子有云‘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此道当为儒之道,此乃为天之所出,亦为天理,绝不可变!”另一位大臣也跟着帮腔说道。

    “庸儒泥文不知变,事固有违经而合道,反道而适权者,在孔丘诞生之前,轩辕黄帝,尧舜之世,夏商西周,何曾有儒?无儒之时,历代君臣庶民,不亦多数遵循天道,诸事有立有废,适当损益?儒经断不可大于天道,且其亦多有违背之处,何来绝不可权变合道以利民?”

    兵部尚书兼梁侯姚崇反驳道。“姚公所言甚是!道德经所言‘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对古今之事进行认识与对比,才能明了真正的天道,为人处世切合实际,而非靡费与损害。尊崇黄老之道宽简自然之处,自当胜过孔儒繁杂礼教。”

    李重润对姚崇的一番发言进行了肯定并进一步阐述。“谢太子殿下夸赞,如诸事皆以利民便民为本,不劳费过度,方才为治国要义。”姚崇一拱双手,朝李重润拜谢道。

    “本宫又读到《宦者列传》,其中所言后汉宦官气焰嚣张之时,‘子弟支附,过半于州国。南金,和宝,冰纨,雾縠之积,盈仞珍臧嫱媛,侍儿,歌童,舞女之玩,充备绮室。

    狗马饰雕文,土木被缇绣。皆剥割萌黎,竞恣奢欲。构害明贤,专树党类。其有更相援引,希附权强者,皆腐身熏子,以自炫达。

    同敝相济,故其徒有繁,败国蠹政之事,不可单书。’阉宦掌控军政大权,甚至结党封侯,贪赃枉法害民之事数不胜数,可为深刻教训。本宫欲日后设法彻底废黜阉宦之制,诸位有何看法?”李重润提了提自己想废除宦官的认识和意见。

    “此举不妥!阉宦初立,乃周公所设,为防外人yin乱后宫,使宗室血脉混杂,周公乃一代圣人,可千万不能废除!”有大臣在一旁急切地喊道。

    “有何不妥呢?周以前并无阉宦,何况‘然亦引用士人,以参其选’乃书中所载,前汉之时,宦者并非均为阉人,宦者均为阉人乃后汉所为。

    如若避免外人yin乱后宫混淆血脉,本宫听闻东瀛日本,后宫乃纯为女官,无阉人,亦免此风险,本宫也意欲效仿。”李重润有条理的引经据典反驳了那人的观点,也提出了建立纯女官替代阉宦的意见。

    “日本乃此前之倭国,此等偏远蛮夷小国之举,我华夏大唐,乃礼仪之邦,天朝上国,焉能轻率效仿!”又一位大臣觉得此举学习外国,是损害了面子的行为。

    “治国安邦以宽简高效为先,以利国利民为本,不在乎所效仿或开创为何!如若有不赞同,本宫亦不强求,可你等须切莫违法害民!”李重润对他们固守孔儒教条之举进行了驳斥。

    经过探讨和辩论,李重润也收获了不少,了解了臣子的支持反对与分化,也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