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被灭了満门 (第1/2页)
第2章 被灭了満门 “我的雅间准备好了么?”貂裘青年笑眯眯的问着身边匆匆赶来亲自侍候的店掌柜。“那肯定的,陈公子是咱们的老熟客啦!我们早就把雅间打扫得干干净净的,静候陈公子到来啦!” 胡须有些花白的店掌柜笑得比对方还灿烂,连忙搀扶着貂裘青年的手,像是服侍自己太爷般,陪着对方上楼。 “子迟兄,子迟兄?子迟兄!喂,看什么呢…你认识那富家公子?”郑管事看着中年文士一直盯着貂裘青年远去的身影,连呼数声才听到对方动静,他顿时露出了一丝好奇的神色。中年文士摇了摇头,苦笑道:“何止认识,我还算是他的老师呢!”“哦…这从何说起呢?” 郑管事来了兴致,于是好奇的追问道。中年文士却没有直接回答,反而看似转移话题,反问道:“郑兄,你可知道百年前的延安府之战?”郑管事眼皮一跳,连忙讶然道:“那是自然,你什么意思?” “本朝太祖当年灭秦,破潼关不得,于是自晋阳府绕道河套,昼夜奔波三百里,奇袭夏州。前秦朝廷震动,几乎要迁都避其锋芒。 时任兵部侍郎的陈忠肃公力排众议,只带着七千禁军,前往岌岌可危的长安最后一道北部防线…延安府。结果陈忠肃公苦守延安府三月,令本朝大军滞于城下,不得寸进。 若非后来龙骧侯贾无风领三千轻骑奇袭长安,逼前秦顺宗rou袒牵羊而降,恐怕十余万官军就得被合围了。”中年文士言语之中对前朝并无好感,哪怕如今是异族统治,也只是语气淡淡的。 “听闻帝都已降,为保全城百姓,陈忠肃公与太祖相约不得伤城中一人。太祖指天约誓,陈忠肃公方才开城。 大军入城之时,陈忠肃公自刎于城头,从者将校三十余人。太祖怜其忠勇,赐金厚葬,子孙皆征辟为官。陈忠肃公有子二人,长子陈衍早夭,次子陈霄袭官承爵。陈霄有四子,分别取忠孝节义四字为名。 长子陈守忠一心求学,于凌霄山琅琊洞苦读三十年,不问世事。反倒是陈守孝袭了父亲的爵位,娶了河东薛家的小姐为妻,生育三子。 长子陈向晚,次子陈向朝,幼子陈向楼。陈向晚袭了祖上爵位,娶的是夏州柳家的小姐,生有二子二女。陈向晚前些年偶得风寒离世,好在太夫人还在! 其长子承袭爵位,又兼进士及第,位列二甲三十二名,现已为济南知府。长女嫁与关西赵家为媳,而那位便是陈向晚的遗腹子,大名叫做陈庭芝的。” 郑管事好奇的问道:“你怎么知道得如此清楚?”中年文士翻了翻白眼,无奈的说道:“陈家是在延安府也算是郡望。 而我嘛…我就是那个毛头小子的开蒙老师,那小子如今在我堂哥一柳先生的青鸣书院里读书,让我堂哥是又爱又恨!”“这又是什么说法?”郑管事讶然道。“我之前说过,那小子十二岁便中了秀才,不知羡煞多少文士。 偏偏他从小便被太夫人、娘亲宠溺过头,虽无大恶大jianian,却是一身纨绔之气。我那堂兄希望这小子继续读书考科举,可是对方偏偏好斗鸡遛狗,纵马逍遥,又喜欢结交豪侠,意气相投者往往一掷千金。陈向晚在世时,尚能责备约束一二,如今父死兄离,有了太夫人和娘亲的宠溺,这小子俨然一膏粱竖子了! 我所叹者,不过是明珠蒙尘罢了。”中年文士叹息道。郑管事又有些不以为然,他笑呵呵的反驳道:“此事也未必吧,如今南北尚未一统,塞外诸部虎视眈眈,每年必来犯边。 我瞧陈家公子纵然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