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5章进到堂屋里 (第1/2页)
第235章 进到堂屋里 冯刚从各组抽调了一人过来。同时让老妈记好各组下好的桔子数量,开始把这些磅好秤的桔子送到了车上。 “师傅,这些桔子要不要看一看啊?”“不用不用,你们这里是老板特殊交待过的,说只要是你们下的桔子,全部都装上来,不论好坏。” 冯刚心知这肯定又是杜镇长从中帮了大忙,要是换了别的商贩,过来不说走一走溜板。所谓走溜板,就是把桔子倒在一个围好四周的板子上,由商贩的人进行挑选,太大的、太小的、或者不良的全部都给挑出来。 不说多的,像冯刚现在桔林里的桔子状况,一千斤少说也能挑一筐出来,甚至还会更多。上面有人,就是好办事啊。冯刚心中暗暗地道。哗哗哗的,桔子被推上了车厢上码好。这一忙直到傍晚时分,六百个装满桔子的筐子把货车塞的满满的,村子里的人还拿着筐子在桔林里面采着,忙的不亦乐乎。 司机给冯刚聊了几句,便开着车子离开了。车子刚走,杜楚平就给冯刚来电话了。并且告诉他,他这里的桔子今天八毛钱收购!八毛?听到这个数据,冯刚吓了一跳,这绝对是历史最高了啊。 ***今年,就是因为往年桔子都不值钱,所以紫荆村里的人都不把桔子当回事,今年天干,更是没有人去理会,任由满园的桔子自生自灭。 后来听说冯刚要收租这些桔子,紫荆村里的人自然是欣然答应,争先恐后的把桔子交给冯刚来管理,他们得到一笔租金。 其实冯刚也认为今年的桔子价钱不好,最多也就能卖个三四毛一斤,这收回来一起管理桔子的事情还是杜楚平给他推荐的,说这是个大好的商机,冯刚自然相信,回来一做,想不到竟然能够得到这好的价钱。 冯刚也有了解过,今年外面市场上的行情是七毛一斤,好点儿的涨到七毛五,对方能给八毛,也是看在冯刚一次性的出售十多万斤桔子。 而且还有杜楚平的面子,所以那老板就故意给他把价钱调高了一些。惊闻这个消息,冯刚是喜不自胜,差点儿就要手舞足蹈。 依着这个价钱,把人工费、抽水用电的费用、还有之前的收购费用全部算在一起,一斤桔子顶多也就三毛钱的开销,自己一斤能够纯赚五毛。 这一二十万斤桔子在一起,自己至少能够赚十万块钱啊。这对于在穷山村里成长的人来说,一次性的能赚十来万,的的确确是个很巨额的数字。 当天晚上,村民们都收工回来。冯刚给每个人算了一下,今天一共下了三万五千斤,依着一毛二一斤的价钱,平均每个人也能有八九十块钱的收入。虽然比预期的要少。但是主要是今天筐子有一个多小时的空白期,那时候筐子还没有运来,让村民们都停留了一会儿,冯刚也向他们保证明天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至于钱,等全部搞完了,一起来结帐。尽管冯刚解释的头头地道。但是关键是这些村民没有拿到那么多钱。而且这一天都累死累活的,回家的时候,也嘀嘀咕咕的说冯刚太抠,明明说好的一百块钱一天的,现在弄的只有八九十块钱一天,再想想何东方那豪掷千金的大方做法,更是让村里人对冯刚纷纷指责,说明天不愿意帮他再下桔子了。 主要是他太抠,舍不得出钱,说话不算数。看着村里人怨声四起,冯刚也只能摇头叹息,这些人喂不饱啊,别人给一毛的采果费,我给一毛二,好像我还亏待了你们一样。说来说去,也都是何东方的大方引起的,现在村里人动不动都把他和何东方拿来比较,这一比较,就把冯刚比成渣了。 如果没有何东方,冯刚的这些做法,铁定也是很拉拢人心的。“行,你们不愿意干就不干,人要少了,每个人的收入还会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