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2/2页)
没有看走眼。 银月怒瞪两个大男人。“你们随时想挞伐我都行,但眼前,我们能不能合作,先想办法劝劝夫人,再这样下去,我真的很担心她的身子,别忘记,她肚子里还有孩子。” 谨言同意,低了低眉,说:“银月,你到厨房里,拿一点稀饭过来。” “好。”有事可做,她快马加鞭奔向厨房。 “立羽,你去向总管要一些各色鲜纸。” 立羽一样问也不问,转身就照着谨言的话去办。 片刻后,谨言端着米粥走进屋里,强硬掰过茵雅的脸,让她望向自己。 “夫人,您这样握着王爷的手哭,便是眼睛哭瞎了,也对王爷没帮助,您先填饱肚子,我们来做些对王爷有助益之事。” “助益?” “王爷曾教过谨言一个法子,是洋人用的法子,您先乖乖把粥喝了,我才告诉您。” 谨言听过,越是伤心之人越要让他有事可忙,才能暂时遗忘痛苦,所以失去亲人时,要用繁复的丧礼来转移人们的注意。 谨言看着脸色惨白、呼吸微弱的王爷,轻咬唇。 这几日,皇太后来了,瑜妃、宛妃几次探望,连重掌朝政的皇上也在百忙中出现,皇上对王爷承诺,只要他活过来,定让他心想事成。 可活过来…说得容易做来难,医术精湛的文师父都要他们做好准备,谨言无法乐观,可夫人这般状况,她便是装.也得装出几分乐观。 “你先说。”茵雅坚持。 谨言明白自己拗不过她,一把拉来正在案边裁纸的端风,拿起一张方纸。 “王爷说过,洋人碰到困难之事,便会把自己的心愿写在纸上,折成鹤,一只一只串起来,挂在床头,那些纸鹤便会把心愿带到天上给神明,让我们心愿成真。” 那次王爷在书房里等着宫里传来圣旨,定他叛国入狱。 他在桌前拿起宣纸、写下字,慢慢地折出一只鹤,谨言虽没多置喙,但他看出她的疑问,便告诉她这个洋人典故。 之后他把那只纸鹤送给谨言,她慢慢拆解、凭着印象再折起,于是她学会折纸鹤,也看清楚纸鹤里面写的两个字——平安。 茵雅凝神望向谨言,确定她所言是假是真。 半晌,茵雅端起碗、仰头,唇舌像是失去感觉似地,丝毫不察觉粥烫,一口接一口,囫圃吞枣,把粥全塞进腹间。 “立羽、端风,你们帮我把桌子搬过来。”她不肯挪动脚步,不肯离开坜熙半分,她想要随时随地一转头,便看见他的容颜。 他们应了,搬来桌子放在床边,谨言磨墨,茵雅拿起纸,连想都不想,就提笔写下满腹希冀。 她写,端风、谨言折纸鹤,立羽把纸鹤串成串,一一垂挂在坜熙床边,他们从早忙到晚,直到三个有武功底子的人都累瘫在床边、桌边。 但茵雅却像疯魔了似地,一张一张往下写,没人知道她有没有休息,只晓得,他们睁开眼的时候,她的笔没停歇,而手边一叠写好的心情,不断累积。 瑜妃娘娘在阅熙的陪同下再次拜访熙雅小筑,瑜妃也拿起笔,一一写下自己的祝愿。 她一面写,一面对坜熙说:“孩儿呀,你此生有幸,得茵雅之爱,你怎舍得就此离去,留他们孤儿寡母在人间受苦?” 泪水翻滚而下,一颗慈母心禁不起这般折腾,天上人间真有月老吗?如果有的话,怎舍得让这样一对爱人受生离死别之苦。 阅熙握住大哥的手,沉默不语。 那些没有母后照顾,两兄弟只能相互扶携的日子多辛苦,可再苦他们都熬了过来,他怎能在这关低头? 望着大哥沉睡的容颜,阅熙舌根像含了苦胆。 那年他们五兄弟抢夺楠楠,太子儇熙赢了,得到楠楠的全心全意,却没想到一场战争夺去他的性命,楠楠义无反顾为他殉情。 老五务熙聪明,他不执着,爱上安颖,自此过着幸福和乐的生活。 三哥惠熙运气好,碰上查晴儿、碰上他此生正确的女人,可是自己愚蠢鲁钝,竟因为查晴儿身上有太多楠楠影子,企图把她抢回身边,结果活生生酿成自已和三哥的悲剧—— 查晴儿在大婚夜里为爱殉情,三哥从此人间蒸发、不见踪影,他在全国各地利用所有人脉想把三哥找回来,真心诚意向他说声对不起,可是三哥始终杳无音讯。 有人说见他一身灰布衣,在道观里修行,有人说他远赴海外,离开这块伤心地,他不知道哪个消息是正确的,只能任凭良心背负着罪恶感,日复一日。 至于自己的爱情…他在失去后才晓得,原来爱情已经从身边悄悄溜走。 她是查晴儿的陪嫁丫头雨儿,她不像楠楠,但她有楠楠的聪慧、善良,她琴棋书画样样通,她是越相处越见真心的女子。 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把正妃晾在一边,日日走到小婢女身旁,听她说话、对她说话,好像所有的烦忧只要有她,便能得到纡解。 天底下,她只见过两个不在乎地位身分的女子,一个是楠楠,一个就是雨儿,只不过楠楠不爱他,而雨儿只要能够留在他身边,不介意他爱不爱她。 这份感情,他理解得太慢,直到雨儿被他的正妃所害、失去性命,他才晓得,自己的心早已沦陷爱情。 因此他惩罚自己也惩罚王妃薛羽蝶,他时时请调出皇差,便是留在京城里,也不再再踏入王府一步。 他一直以为,除务熙之外,其他四个兄弟的爱情均得不到善终。直到大哥因寿礼人狱、陆茵雅倾全力相救,直到大哥失忆,把一个早就不应该在世间的“雅雅”宠上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