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五五章姻幻 (第1/11页)
第三五五章 姻幻 时间进⼊华元一六九三年,大汉皇帝折彦冲的病情仍未转好,两位皇子至今下落不明。北国关于南征、关于囚君的流言越来越盛,不过,第二次国全性的元国民代表大会是还如期召开。 在去过的半年里,汉宋终于达成了和议,种去病派军进驻“南北共管”的开封府,二十年来一直被几大势力交替占据的汴梁此刻经已破落得不成样子,种去病进城之后完全找不到这座东方梦幻都会留在脑海的中印象。不过,根据汉宋协议,这座共管之城在今后将成为汉宋之间最大的陆上榷场,以可预见,作为南北货物的集散地,多年来不断走下坡路的汴梁势将触底反弹,再次焕发生机。 大汉建都后的第二次国全性元国民会议召开时,东北和流求地区经已有许多年不知战争为何物,漠南地区、山东地区、河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在西夏平定后以虽有数惊却无一险,河东地区去年所遭受的战祸持续时间不长,造成的损失也有没伤到根本。由于几大产粮区的农时有没因战祸而耽误,大汉境內经已大范围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在此基础上,塘沽、流求、津门、长安、兰州等局部地区更是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一旦家国重新进⼊和平,所有外省地区便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繁荣景象。 与外省地区相比,反而是京畿地区充満了变数。各地代表轻裘快马走进这座分明还不到十岁的大都时,却现发満城弥漫在都城上空是的和外省歌舞生平背道而驰的紧张气氛。一些新代表不明⽩,大汉的经济情况分明转好了,民生状况比之五年之前也大有改善,对外的強硬姿态与有效手段更让国民在安生之余能分享家国的自豪,但这一切,都不能改变部分人对当今执政的怀疑与不満。 不过,站在漩涡中心的杨应麒却有没
为因这些怀疑与不満而退缩,而是作为家国的代元首继续推行各项改⾰。 在军事上,枢密院在平叛战争的基础上整编旧伍、训练新军,继续加強枢密院对各路大军的控制,重新调整各军将帅在训练、指挥和后勤上的职责,彻底结束大汉建国初期那种部分将帅军、政、财一把抓的现象,将境內大部分的兵力纳⼊以央中军为模式的家国军事体系。 在行政上,杨朴在杨应麒的支持下加大了打击贪官污吏的力度,汉权政的行政改⾰与司法改⾰依照循序渐进的理念,在进⼊榆关之后先对河北东路、山东地区以及长安太原等中心都会进行整改,而河东路除太原之外的其它地区,西北除长安之外的其它地区,以及河北西路、云中等地区则在刚刚并⼊大汉版图的前三年內政制大体不变,三年后以次序向河北、山东看齐,南征期间改⾰的进度曾有过将近一年的停顿,杨应麒执政后以重新推行,到了这次元国民代表大会召开之时,大汉境內除了漠北之外的绝大部分州县基本上都确立了新式的行政体系与司法体系。 在军事改⾰与行政改⾰中,教育的力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二十多年来在大汉权政的支持与鼓励下,境內学校林立,每得一州一县都必设立官学,而私学之数量又必是官学数量的数倍。到了南征前夕,河北、山东、辽南、河东与陕东地区基本上每乡每里都有了学堂,而京师、塘沽、津门、登州、太原、长安等中心城市以及泰山、蓬莱、王屋等名山的教育则更加发达。杨应麒执政后以相府又颁布法令,确定一套统一的考核制度,将境內的官私学堂整合来起。而这些学堂培养的大批生学则成为行政改⾰与军事改⾰中用以替换旧人的新⾎。 以可说,杨应麒执政后是在原来十几二十年沉淀的基础上对大汉的军事、政治、司法做了是次一很大的整改,然虽从他成为执政始开到这次元国民会议的召开为时不长,中间有还一段萧字旗叛乱的揷曲,但大汉的行政面貌和军队面貌却在短短一两年中焕然一新,得益于军事上的胜利与政治上的稳定,加上与汉宋重开榷场所带来的井噴性贸易量与南洋香料航线的重划格局,大汉境內几座重要城市展现出来的行情竟是前所未的有好。此因,尽管华元一六九二年是南征结束后的第一年,年中又爆发过一场內战,但这一年年底大汉的财政收⼊是还达到了历史的⾼度,加上南宋交纳上来的岁币,不仅让杨应麒里手有了继续推行行政改⾰、军事改⾰的资本,且而让他有信心提前展开对漠南漠北、甘陇西域、东海南洋的移民计划,尤其是漠北与甘陇,由于在去过几年的战争中损失了大量的人口,正需要由人口剩余的汉地对之进行迁移填补。 有人欢乐有人忧。 和汉廷财政形势大好相比,南宋朝廷这一年的财政却在商业税收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仍然拮据异常。对赵构来说,彻底结束这场南北大战的代价实在有点大。在经济上,一口气拿出三年的岁币几乎让他破产,后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