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支教生活 (第3/4页)
小芬。小芬眼泪汪汪抱着书在前走着。 “小芬,你为什么要走!”付楚追上去,说。 “我不读了。mama说没钱,弟弟meimei还要读书。”小芬回头看是付楚,就说。 “既然,养孩子,就该教育孩子!走,我跟你回去!你mama不该这样!你还小,为什么不读书。” 走进这家徒四壁的房子,付楚心中一凉。几个嗷嗷待哺的小孩怯怯地躲在竹门后偷看来人。小芬爸爸不在家,她mama请付楚坐,未待付楚开口,已知来意的芬母就说:“穷啊,一家人吃饭穿衣,连活命都成问题,让她读几年书,都是她的造化!她还认得几个字,她meimei们可是半天学堂也没进过。家里就属她福气好!”芬母说话利索,微带势利,是个见过世面的人。小芬垂下头。 “况且,这么大的妹仔,读什么书,可以嫁人成亲了。我说话直,小老师见谅。” 岸楚五内一阵翻腾,她说:“再怎么也要读完小学吧。” “小老师,你不知道,我们庄稼多,人手不够,就盼着娃儿们长大了搭一把手,她去顽,家里的农活谁干那。她是妹娃子,将来总是别家的人,书读得再多,也是给人家造福,那不是可苦了我们娘老子吗?” “女孩子也人的。” “这我知道,政策也说男女平等,我们将来也指靠她们赡养。不过,书读不读不是一样吗?不给读,难道她以后敢不养我们不成,法律上都说不通。我们家确实没钱,她小弟弟要读,她也读,meimei们也读,可不是要把我们累死!那个什么孔融让梨就是活活的例子,现在她们委屈让步,将来弟弟们好,也是一样的。” “这怎么能相提并论?” “怎么不能,我们的风俗就这样。不靠女儿,靠儿子,这样减轻她们将来的负担多好。她们早晚会懂的,我也是为孩子们好。” “都读三年级了,还剩三年…” 芬母着恼地打断付楚,说:“还不是唐老师!三番几次,把我们的心都说花了,这才让她读,不然,不然,哪有什么三年!现在倒好,她的心读野了,活儿也不干了。饱汉不知饿汉饥,小老师,你不是我们,你别再说了,小芬不读!唐老师都来过好多回了,他昨天还来说,我们都想关门谢客了。三天两头,烦不烦,家里一大堆事等着人去做。” “我家是比你们好些。虽说我是女孩子,但爸爸mama一直鼓励我读书,不然,我也早辍学了。苦是苦点,但总有出头的一天,现在,你看我多好,大学生,有文凭,铁饭碗。孩子成功,家长也跟着享福” “我懂。可家里娃多,她读了,弟弟们就没门了。” 小芬插嘴轻声说:“老师,你回去吧,我不读了。” “那不行!目不识丁,怎么在社会上立足!阿姨,如果减免小芬的学费可以让她继续读书吗?” 小芬忽地抬头看付楚。芬也惊讶地看她。 芬母说:“如果那样,厄,倒是可以考虑,但也要帮大人做事。” 岸楚下定决心,说:“你放心。下学期的学费已有了。以后不够的,再想办法,助学金拿不到,还有我们!我可以承担她一部分学费。你看可以吗?” “你帮我们?”芬母奇怪地问。这天上掉馅过了? “对。但是,我只能负责一部分。我还会送一些书、文具给她。你们是父母,其他的就要靠你们。” “这,当然,有人帮衬,当然好。话又说回来,我们是父母,哪有不疼儿女的,虎毒还不食子!”芬母略顿顿,终于说。 小芬的眼泪哗哗直下,她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好。”付楚站起来,说“那我们说定了。现在我想带小芬去上课,你看?” “去吧。小芬,你是遇上了贵人。” 回校途中,付楚苦口婆心地嘱咐小芬:“你要努力读书,别辜负了我的心。以后mama不让你读书,或者没来由打你,你都可以跟我说,知道吗?” “恩。”小芬珍惜地激动地说。 “要认真,以后象老师一样,好不好?”付楚很清楚这是遥远的梦想,但仍说了。 “好。” 回去把这事告诉了大家,群情哗然,十分气愤,大家都支持付楚,说要帮助小芬。 夜晚。付楚提笔把小芬的故事如实记录于案,她准备拿回去发表。此文结语如下:小芬的事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是中国千万家庭普遍存在的现象。乡村教育曝露出两大瓶颈:一是人多物稀,家长供不起众多子女庞大的求学经费。二是重男轻女,家长坚信女儿无用,重视儿子,致使女童不能上学或过早退学。所以说,计划生育,势在必行,改变人们陈旧的思想观念,任重道远。政府的工作我们无权过问,但我们还是应该对教育这个问题引起足够重视,整顿乡村教育,刻不容缓! 来之时,大家尽谈论些流行元素,两日过去的现在,则是阔论高谈,大侃这二日的万千触动。 小张说:“这次活动非常成功,大家的思想境界得到了提高,孩子们得到了实惠,一举两得。我想,以后再搞这种类似的活动。” 小李说:“好是好,不过下次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