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2章都能四五十里 (第2/2页)
许多道路,哪怕是皇帝下令修建的行军大道,都是坑坑洼洼不平坦的,再用咕噜咕噜日夜不停的马车从上面压过去,颠的人头脑五脏都能碎了。滋味更加不好受,不过婠婠当真忍了下来,一句抱怨也没说。 皇后的这次亲临,不仅真真切切鼓舞了云州一线军民的斗志,也为她这个“宠后”博得了铺天盖地的美誉。 毕竟在当时人看来,元武皇后只要老老实实地待在宫里当“摄政皇后”不仅可以总揽大权,而且不论皇帝在外头是死是活,她都能安稳一生,根本不用吃这个苦的。 而男人们呢,其实心里也不是很赞成所谓的“摄政皇后”觉得这是“红粉篡权”要祸国殃民的。 如今婠婠放着唾手可得的权力不要,反而要去陪皇帝上前线,倒叫他们惊奇又感动,虽然婠婠从来没有想要这些男人的美誉和夸赞,但是误打误撞的是,她确实得到了这些好名声。 但是晏珽宗知道,婠婠虽则十分爱惜名节,但是根本不重视这些贤良的“虚名”她爱惜的名节,是为了约束自己。 而不是索求别人对自己进行夸赞,她要来云州,唯一的目的就是安顿云州城内除了士卒之外其他黎民百姓的心。比如说,商贾之类的一旦听说要开战了,就会立马带着自己的货物离开。 因为商人和货物的离开,城内市场的空缺,就会导致物价被人哄抬,粮价上涨,布价高昂,盐糖之价贵比黄金,百姓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而且,冬天也快到来了。 再比如说,医者郎中之类的人也可能会因为害怕而离开。若是这般,城内缺乏医师,百姓有个头疼脑热的很长时间也无法得到医治。这些并非战争造成的直接恶果,也是官府无法控制之事。 自然了。上述例子不是说明商贾医者等人的逃离,是因为他们品行低下,其实一到开战的时候,不论战争的后果是输是赢,三百六十行的各种匠人和平民百姓们都有提前搬迁逃离的,而商贾医者之流的离开则更加影响城内百姓的生活。 ***如今,皇后的到来比皇帝的到来更能安定人心。因为听闻传说中那个“千古第一宠后”的亲临,既是安心,也是让人好奇。 云州城内不仅没有出现跑人的迹象,反而还有周围各州县的商贾们疯狂的涌入,都想要一睹皇后的盛容,在云州城内所有人翘首以盼的好奇中,这年十月初八,帝后终于驾临云州城。 ***仔细论起来。这是婠婠过往二十来年人生中第一次离开那座生养了她的城,她生于魏都、长于魏都,将来,大约也会死在魏宫里,她被父母家人呵护在那座城中,在那里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在那里做圣懿帝姬,做元武皇后。 原本,她一辈子都不会离开那里的,但是这一次,在她自己的执意要求之下,她走出来了。***云州城巍峨高耸之壮,丝毫不逊于魏都京师防御的规格。因为这是一座边塞之城,这里守不住了。整个帝国就要被人从腹部插入一刀来,这一路上,她听闻了许许多多不同的乡音,见识了不同于魏都的风景和民俗。 如今她来到了云州城。帝后下辇入城之时,婠婠换上了那身皇后的朝服。云州地方官们本提议要在云州城里外共设置一百里的紫丝步障来恭迎皇帝皇后陛下的驾临。自古以来贵族富家出门都要用步障遮住路的两侧,尤其内眷不欲过路之外人看见。 《晋书》里还写过石崇与王恺比富的故事,王恺尚且可做四十里的步障,石崇更可拉起五十里的步障来和他攀比。石崇王恺之流,他们身为人臣,都能四五十里,如今我魏室皇帝皇后出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