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章猪立刻不叫了 (第2/2页)
挑嫩rou来叮。 往往早上起来时,孩子们的脸上、胳膊上、屁股上都有好多包,有一次甚至小虎的鸡鸡上也被咬了一口。 这些蚊子从门口、从窗缝、从一切有缝隙的地方飞进来,防都防不住。夏日里天气太热,晚上关窗子会闷得人睡不着,只能开着窗户,这样就更方便蚊子进出了。 赶走蚊子没有什么好办法,一般就是烧干艾蒿,烧出来的浓烟能熏走一些蚊子,但艾蒿总有烧完的时候。 直到又过了几年,村里才有人买了花露水,涂在身上可以防蚊,又过了几年,蚊香出现了,有些家里甚至有条件安了纱窗,防蚊效果更明显了。 还有一种在夏日常见的昆虫是小咬,这是一种比蚊子还小的飞虫。小咬在傍晚时最活跃,会在院子里抱成好几个大团,在空中呈球状飞舞不停。晓薇拿衣服抽过它们,抽散了过一会儿还会聚在一起。 但这东西其实很少能咬到人,人们也就不太在意它们。雨过之后是连着几天的烈日暴晒,所有植物都各有长势。 晓薇家的马圈里因为不缺水份和肥料,长出了几丛狗尿苔,看着和普通蘑菇没有大区别。房前屋后、柴火垛、墙根儿树根儿底下也都有可能长出各色蘑菇来,只是很少有人摘来吃。 放假一周多后,晓薇全家去了趟晓薇姥爷家。小虎爸爸去牵马,小虎帮着递过马车全套装备…马嚼子、马笼头、套包、架板、鞭子等等。 小虎爸爸把马套在车辕上,把车赶出了院门。晓薇mama、晓薇和小虎在车厢板坐好后,就出发了。马车慢悠悠,随着马向前走整个车身一晃一晃的,要是遇到路不平,车子就颠得人很难受。 可是姐弟俩并不抱怨,一路上看看这里看看那里,还不时斗一下嘴,很兴奋的样子,在农村小孩子看来,出门是很新鲜的事。这种放假时去外村亲戚家的活动,就相当于城里孩子的假期旅行了。姥爷家在北面,离晓薇家的村子有十多里远。 到了地方,老头老太都出来迎接,晓微姥娘(音泞,读轻声)看见外孙子和外孙女都很高兴,连连说“都长高了!” 晓薇爸爸把一小袋面粉提到屋里,晓微mama给自己的父母亲带了些手做的东西来。大家都进了屋。中午吃过午饭后,又呆了会儿,眼见时候不早了,晓薇爸爸就要往家返。 来的时候就商量好了,晓薇要在这里住一段时间过暑假,只把晓薇弟弟带回去,其实姥姥很想留小虎住在这里的,老人虽然两个都喜欢。 但老辈子人都有些重男轻女。于是小虎跟着爸妈回了家,留晓薇在姥爷家住下了。晓薇随身带着暑假作业。 但前几日在家时已经做了大部分,她又把上学期发的教辅书带来了,准备有时间的话就做做里面的练习题。 作业做累了,临近傍晚,晓薇走出屋在院子里闲逛。晓薇走到猪圈前,圈里的猪努力用最刺耳的声音嚎叫着,以提醒人类自己饿了。走到马圈前,马不安地挪着蹄子,也嘘溜溜地叫两声冲她要吃的。 姥爷姥姥正忙碌着为牲口准备不同种类的吃食,猪吃泔水野菜加苞米面儿,鸡鸭鹅吃野菜和苞米面儿,马吃青草,有时也要加些苞米面儿。 姥姥家有个专用的泔水缸,比晓薇家的略大些,就放在院子里,里面泔水的主要成份是刷锅水和雨水以及熬煮过的野菜。 阿东特意凑近了看过,缸边上围了一圈苍蝇,缸里面冒着酸泡泡,想来这种食物味道会很糟糕。因为养了猪,晓薇姥姥家和晓薇家一样,也有两个灶台,一个给人做饭,一个是专门用来熬猪食用的。 姥姥往猪槽子里倒了一大盆食,猪立刻不叫了,两只猪把头全塞到了槽子里,还有一只把蹄子也伸了进去。 姥姥把鸡食倒到槽子里,所有的母鸡争抢着把槽子填满,抢不到的就上下翻飞,大公鸡则很矜持地在外围踱着步子。 一群鸭子嘎嘎地在旁边圈里表达不满,脖子一上一下地晃动着,就像是人类在口沫横飞,那叫声听了也挺让人烦。姥爷给马加了一捆割来的青草,马衔起一缕草愉快地吃起来。 看上去滋味儿还不错。姥姥家的房子比晓薇家稍大一点点,只是更老旧一些。也有个园子,里面种些瓜果蔬菜。 园子里靠近房子的一侧有个葡萄架子,四五株葡萄秧苗长得还算旺盛,上面一串串的葡萄刚有黄豆粒大小。来到姥姥家的第二天,晓薇就跑出去玩了。 晓薇姥姥家也在村子边上,村外和晓薇家的不同,这里有一大片草原。一般来说,村庄的四周全是农田的,晓薇姥姥的这个村子的东面则是一大片盐碱地,这种土地种几乎种不了粮食,所以只能任由它荒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