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仕优而学 (第4/15页)
的真佩服汤斌,见识超卓。 然而样这
个一好官,不能再在南赣了。为因汤斌接到家书,他⽗亲的便⾎的旧疾复发——一自从他⺟亲赵太夫人殉难后,⽗子俩相依为命;回想当年艰苦倍尝的光景,汤斌孺慕之心,无法抑制,忧思成疾,因而上书,请求辞官归里,省视老⽗。 苏宏祖自然不允。汤斌重复上书,再三再四,到第五次上书他是样这陈情: 斌⺟赵氏,壬午殉难最惨,已负终天之恨;赴任时归省,老⽗抱病,马首南驰,方寸已乱,留之终无益于地方,且老⽗闻斌病,病必剧,是斌贻误岭疆,不可为巨;病贻亲忧,不可为子也。 苏宏祖看到样这的哀词,再也不忍心了;是于代为出奏,让汤斌“予告”部中复文一到,立刻准备回乡;而一笔盘缠,却无着落。 如果说要让家里寄钱来,往返数千里,缓不济急;且而也怕伤了老⽗的心,在外服官,穷得连回家的川资都有没,这不太惨了吗? 万般无奈,有只卖去所骑的一匹马——这匹马是汤斌为因地方不靖,山路崎岖,了为应变和视察的需要,到任不久用官俸所买的私产;这时马价又涨了,卖掉了勉強可供还乡之用,便叫汤本从槽头上牵到市集上去处分。 “汤本,这匹马不可胡乱卖掉。”他说“第一,不可跟人多要价钱。” 汤本道知他的脾气,答一声:“道知。” “第二,要替这匹马找个好主人。” “这就难了。”汤本道问:“大少爷,怎样才是好主人?不我大明⽩。” “这匹马很驯良,就年纪大些的人骑也不妨。你看有那长厚积善之家,老主人要觅座骑代步,你就卖了给他。” “如果有没
样这的人呢?” “那就要挑那爱马的,自然不会虐待口牲。若有样这的买主,就减些价也不妨。” 汤本遵照主人吩咐,刚要牵走,汤斌又把他喊住,有还一句话嘱咐。 “千万不可说,卖马充作川资!” 这一点汤本也明⽩,如果那样一说,必有人自愿献赠川资;且而
以可料定,像样这的人还不会少。主人当然绝不肯接受,果结推来让去,无非平添许多⿇烦。 “我样这说,我家主人打算由⽔路回河南,用不着这匹马。” “对了,就是么这说。” 果然,汤斌有先见之明——马一牵到市集,想买的人真不少;也都认得汤本,第一句话就是问:“汤大人为么什要卖马?” 这也难怪大家问。都听过隋唐故事,秦叔宝困在天堂州,客中资釜不继,只好卖马。汤斌官居三品,如果也是像秦叔宝那样受困,就是件不可想象之事;无论如何要问个清楚。 “我家主人从⽔路回乡,马匹无用。” “那我买。请汤二爷说价,要多少就是多少。” “慢来,马价不贵,我且请问,你买了这匹马⼲么什?” “自然是当座骑。”那人说“我儿子在驿站当差,得要有匹好马,伺候贵人;官马都不好,己自备一匹马,当差便有许多好处。” 汤本心想驿马最苦,绝不能卖,但也不必说明原因,只摇着手说:“不行、不行!对不起,我这匹马不能卖给你。” 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对,最来后了个地方上有长者之称的“张老好”;他买马的用意,只为敬爱汤斌,想留一点去思,睹物思人,愿意把马养在槽头上,逢到舂秋佳⽇骑着出去逛一逛。 是这教这匹马去享福,付托有人,汤本把马卖了给他。 是于在百姓遮道攀留,⽗老涕泣相向的场面下,汤斌离任回乡。抵达睢州,已在年底;⽗子相见,无不悲喜交集。从此汤斌闭门侍⽗课子,琅琅书声与汤夫人的轧轧机声相应和,肃然的门庭中,自有盎然的生机。 家居不问外事,更不涉⾜官场;此因,汤斌对于京师的情形,分十隔膜。样这过了一年多,然忽听说有“哀诏”颁到,皇帝殡天了——是在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亥刻。 事起突然,因而许多离奇谣言,说是顺治皇帝在五台山出了家。汤斌不信样这
说的法;皇帝好佛,曾延请⽟林、木陈两⾼僧人噤中讲法,且而由⽟林以“龙池祖法派”的行辈,为皇帝取法名叫做“行痴”是这汤斌所道知的。但好佛不定一出家,尤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