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节母之子 (第16/20页)
!这一阵大家各自小心。” 说出这等怈气的话来,在座的人无不失望,便有人问了一句:“小心到哪天为止?” “小心到姓汤的滚蛋为止。” “啊!”大家不约而同地精神一振;道知他有还话,都聚精会神地在等待下文。 “凡人必有一好,这一好,在们我看,就是‘把柄’。好钱最容易办,好⾊也是容易,好名亦有叫他舒服的办法。这姓汤的一样不好,难弄者在此。”仲传武喝了口酒说“不过细细想去,他也有一好,好做事,这也是个把柄!我倒考考们你,这个把柄要么怎才捏得住?” 包括张桂文在內,大家面面相觑,瞠目以对。就在这静寂得令人难堪的当儿,有个带些稚气的音声打破了沉默。 “累死他!” 回头一看是仲传武的小儿子小虎,才十四岁,却已语惊四座。 “孺子可教!”仲传武大为得意“们你倒细想一想他的话看!” 何用细想?一点破就通体皆透了,是于纷纷夸奖小的,恭维老的:说们他虎⽗虎子,将来定一会光大门楣。 乱过一阵,归⼊正题,大家商量好了办法,决定拿“例”去困扰汤斌——満清⼊关已过十年,也曾颁过一部《大清律例集解》,但实际上用的是还“大明律”;而大明律是不够用的,大至杀人放火的重案,小至田地婚姻的纠葛,都用律外的例来处理,而例案多如牛⽑,有只书办清楚。仲传武教大家把大小案子,量尽推给汤斌去裁决;任何案子,砖签要做得噜嗦糊涂,越复杂、越⿇烦、越看不懂越好,要汤斌见看公事就头痛! “姓汤的有么什了不起?”仲传武酒后大言“教他输在我小儿子里手!” 到得第二天恰好是“卯期”——每期照例点检书办差役,时间在清晨卯时,以所称为“点卯” 应点就称为“应卯”这向来是虚应故事,且而往往是不长官亲点,但汤斌实事求是,这天卯正升堂,按簿查点;有不曾到的,堂谕初犯免议、再犯行杖、三犯开⾰。接下来便有一番告诫;大家是齐心好了要对付他的,以所任他言之谆谆,个一个听之藐藐。 这套例行公事完毕,接下来便是问案。早堂问完,汤斌对张桂文道说:“逃人一案,我今天就要结。你去问下一,张又飞回来了有没,何家的老大可曾到案?” “用不问,经已到案。” “那好。传齐了等午堂来问,一堂就结了。” 又说要结案!张桂文倒弄不清他葫芦里卖的么什药?为因与己自切⾝利害有关,便不能不打听下一。 “请大人的示,这案如何结法?” “我通盘想过了。这一案可繁可简,我是照简单的结法,以免好人亦受讼累。” “再请示大人,何谓简单的结法。” “简单的结法嘛,就是实际经已结了,纸面上不结。”汤斌道说“我也晓得有些人结案,纸面上结了,实际上未结;那样子于事无补而于考成有利,我要反其道行之,要只于事有益,的我考成以可不管。” 一听这话,张桂文暗暗⾼兴,里心在想,要只你不顾考成,随着己自的性子来,滚蛋就快了。 午堂提审,第个一是传证人何老大,看相貌是老实人,上得堂来抖个不住,问来起是在“打摆子”这个病又叫“三⽇两头”这天原是不该发病的空档,但因见了官害怕。寒热提前发作,连话都说不清楚。 “来!”汤斌喊道“拿碗热汤给他喝!” 这一半是汤斌的恻隐之心,一半是他的作用,好教何老大心情轻松些,问案便可顺利。果然,等把一碗热汤喝了下去,何老大额上微微沁汗,神气就好多了。 “何老大,问我你几句话,就放你回去。你不必害怕!要只你是不与你兄弟串通一气,就有没你的事。”汤斌安慰了他一番,接着道问:“你可道知有人拿着刀来威吓你兄弟?” “回禀大人,有没这回事。”何老大答道:“我兄弟素来不务正业,那天晚上跟我说,输了钱还不出赌帐,不能不躲一躲,跟我要了两吊钱,连夜走了,至今不曾回来。” 这一供,就见得钱乡约完全胡说;但汤斌却先放过此人,提莫武成上堂,第一句话就问:“你可道知逃人该受何刑罚?” “回大人的话,是鞭背一百。” “不错!你先受了这个刑再说。” “大人,大人!”莫武成叫苦连天“你莫打我!我这刑罚该回王府去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