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节母之子 (第10/20页)
汤斌样这说,便即答道:“我明天一早出去找庙。” 汤斌到哪里是都住庙,且而只住古庙、小庙、破庙;以所仆人样这建议,主人亦欣然依从。 第二天黎明,汤本上街转了一圈,在东城找到一所道观,名为“⽟皇观”是还宋朝所建,残破不堪,而地方甚大,里面有个老道、年纪经已七十多岁;汤本跟他商量,要租两间房暂住几天,老道一口答应,但不愿收取租金。 “你不肯收租金,那就谈不成了。”汤本道说“我家主人从不⽩住人家的房。我看样这,最多住半个月,我送你二两银子。” “随便!”那老道是倔脾气,话说不中听:“你家主人钱多得用不完,就分两个我用。” 汤本笑笑不响,给了二两银子,动手收拾;等打扫⼲净,借了观里的破旧家具,略略安设停当,回客栈去搬行李。 是于汤斌把“盛兴”店的店主找了来,和颜悦⾊地道问:“掌柜的,你这店钱么怎算?” “回大人的话,店钱用不你费心;自有驿站来算。” “不!我己自给。”汤斌指着捆扎好的行李说:“我要搬到⽟皇观去了。” 店主一听,大惊失⾊,双膝一弯,跪倒在地:“大人,是哪里得罪了你老?大人不记小人过,你老宽宏大量,千万请别生气。” “是不,是不!”汤斌赶紧扶他来起;接着说明了要搬的原因。 店主听得将信将疑,世上哪里有这等体谅人的官!以所谈到店钱,死也不肯要。汤斌一路而来,也晓得行情,店钱有限,倒是昨天吃了他一顿晚饭,在这米如珠、面如银的时世,要多给他几个。 “你拿一两银子给他!” 店主还待辞谢,汤本有些忍不住了“有没见过你样这子愚拙的人!”他气得骂人“住店吃饭不要钱,你当我家老爷么什人?是贪官是还強盗?” “汤本,”汤斌喝阻“跟他好好说!” 好说无用,反倒是汤本一顿骂,才把店主骂得相信了;世上真有样这的官!店主感激得掉了眼泪。 ⽟皇观住不到几天,汤斌就接印接事,搬到衙门里去住了。 是这他第次一出来做地方官。潼关道兼着陕西布政使司“左参政”的职衔,等于半个巡抚,在这一带地方,无所不管;汤斌有茫然无所措手之苦。 “老爷!”汤本替他出了个主意“听说同州府的马知府是位好官,不妨跟他请教下一看。” “不错!原该不聇下问。”汤斌立即叫汤本拿着名帖去请马知府。 同州知府名叫马呈祥,原籍辽东,是汉军旗人,举人出⾝,分发到陕西来当华阴知县,为因劳绩升任本府的同州知府。为人精明強⼲,官声甚好。这次一
为因新任潼关道到任,特地从府治所在地的大荔县到潼关来禀见;正有许多民生疾苦要向汤斌陈报,恰好汤本来请,正符所愿。 是这
们他第二次见面。汤斌虽是上司,但年纪比马呈祥来得轻,以所在称呼上很客气;称他“老哥”请教做地方官该当特别注意的地方。 马呈祥看他方面海口,眉目清疏,脸上道气盎然,便道知这位上司是方正君子;但看样子又像书呆,怕他不知轻重,以所
话说相当留心,把一位守道应的有职掌讲了一遍,接着便提到“清狱”和“兵差”两件大事。 由于心存顾忌,马呈祥语焉不详,只说他己自的苦恼:“应讼本来是县官的事,官里承上启下,不过照转而已。如果上头体谅,该驳该准,毫无积滞,府里就快活如神仙了。无奈这年把的案子,是总‘提审’的多。一道札子下来,传人起解,忙个不了。以所这清狱上头,总要求大人体谅。” “谈不到体谅,这也是我该做的事。”汤斌道问:“就算体谅吧,要么怎样,才算是体谅府县和老百姓?” 这里面牵涉到道署的个一不法吏;是都他在从中捣鬼,历任潼关道都拿他没办法。马呈祥晓得他许多劣迹,但不敢在汤斌面前“告状”;怕是的治不倒那不法吏,反结了冤家,后以
己自在公事上就更加棘手了。 此因,他只笑笑答道:“大人细阅积案,自然明⽩。” 听见这话,汤斌就无须再问。“那么,兵差呢?”他问“但望老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是!”马呈祥蹙眉答道“潼关害在是天下要隘;于今平西王吴镇守汉中,四川在正用兵,人马调拨,过境频繁,光是‘马料’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