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花园 (第3/4页)
有所怀疑,为何没有那种感觉? “再见。”吉文仰起头。 忽然之间有人问:“你同谁说话。” 是老园丁,他站到长凳上,往树丛另一边看去,然后又跳下来,怀疑地瞪着吉文。 吉文若无其事地说:“人家已经走开。” “小姐,我劝你回宿舍去,饭菜都凉了。” 吉文答:“我这就走。” 晚上,美君对她说:“吉文,答应我一件事,不要再到小花园去。” “为什么,有与众不同的事吗?” 美君见她明知故间,瞪她一眼“有人看见你独自坐在长凳上自言自语,表情丰富,声音激动,我替你担心。” “我与同学讨论问题,”吉文摊摊手。 “是吗,那位同学,只有你看得见?” “来,穿件外套,我带你去现场,保证你一看就明白。” “现在?”美君骇笑。 “没胆子?” “少激将,我的胆色不是要来这样用的。” “美君,相信我,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美君忽然跳起来,自抽屉中取出一支强烈电筒“我们这就去现场考察。” 两个女孩子乘夜摸下楼梯,兜到小花园去。 其实她们并不需要电筒,路灯足够照明。 吉文把美君带到第三号长凳,伸手一指,才要开口,已经听到一男一女对话声。 美君脸色发白,拉住吉文。 吉文听到树丛那边的男生说:“你同父亲讲了没有?” 那女孩答:“没有,我不敢。” 吉文凝神一听,分辨出并不是咪咪的声音,一时好奇,她拨开树枝,开着电筒,坐在另一边谈天的男女猛地跳起来“谁,是谁?” 美君发觉他俩更为害怕,不禁反惊为喜,飞足奔到另一头去。 不消一会儿,吉文听得美君踌躇志满地说:“吉文,在这边,抓到了。” 吉文啼笑皆非,这才发觉这个玩笑开大了,连忙关熄电筒“美君,回来。” 美君在隔壁说:“这花园是男生禁地。” “不关我们事。” 一言提醒了美君,她“啊”地一声,匆匆回来吉文这一边。 吉文说:“你现在明白了,这树丛是天然屏障。” “吉文,你猜刚才那两个人是谁?猜都猜不到,不是亲眼看见,也不会相信。”美君的声音很兴奋。 这件事足以令吉文难堪十年,她不想再提,她说:“我不感兴趣,别告诉我。” “你看你,假撇清,假道学,最没有意思,” “随便你怎么说我。” “他俩飞一般逃去,在椅上留下这个。” 美君手上拿着一本词选。 吉文接过,册子已经相当残旧,自图书馆借出,打开扉页,上次惜书的印章是六五年七月十四日。 吉文吓一大跳,呆在那里。 “喂,吉文,我们走吧,寒气蚀骨。” “这本词选不是他们的。”吉文喃喃说。 “我不管,以后我都不会再来。”美君拖着吉文便走。 “我要把它放回去。” “快点。” 把词选放回原处,吉文和美君结束这一次历险。 美君躺在床上吃巧克力糖,一边说:“不是讲恋爱最快乐吗?刚才那两个人却一脸愁容。” “他们似有解决不了的烦恼。” 美君吐吐舌头“那太痛苦了。” “不是正确的时间,亦非正确的对象。” “也不是适当的地点。”美君加一句。 美君说:“可是到毕业时分,我们已经是老姑婆了。” “说得也是。” “二十四岁才能离开大学,若果等到事业有所基础才物色对象,三十岁都结不成婚,非得做超龄产妇不可。” 吉文苦笑“真是荒谬,孩子三五七岁时,咱们已是中年人。” 美君叹息“我们在大学内浪费掉一生。” “别诉苦,同那些十五六岁出道做童工的人比较,已经够幸福。” “我不知道,也许人家并非一无所知,也许人家享受过丰盛人生。” 吉文说:“睡吧,小姐,已经夜深。” 熄了灯,美君还在讲:“目前的生活,太闷太闷。” 吉文不去睬她,过一会儿,美君也就睡着了。 吉文倒是失眠。 第二天她到图书馆去找资料。 把六四年七月后的报纸港闻头条缩微底片逐一取出看,只用了一小时,她已经找到她要的消息。 头条说:“华南大学男女生自杀殉情” 日期是七月二十八日。 吉文觉得背脊一丝寒意。 她接着读了详情。 是一个陈腔滥调的故事,他俩想结婚,双方家庭反对,把他们逼出街外。 两个年轻人辍学以后前路茫茫,不知恁地,在一个意旨力薄弱的晚上回到大学的花园中服毒。 第二天早上才有人发觉他俩,已经太迟太迟。 吉文抬起头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